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土榨花生油“无添加”下的高风险

SMQ食品检测 2018-04-10 点击 407 次

导读土榨花生油包括家庭自榨油和小作坊油,以“无添加、纯正”为卖点,吸引不少消费者青睐。

  事件背景

  土榨花生油包括家庭自榨油和小作坊油,以“无添加、纯正”为卖点,吸引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近期有媒体报道从广东的广州、东莞、茂名、湛江、云浮等地餐饮店搜罗了8瓶土榨散装花生油,对其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8个样品中有2份样品超标,检出量最高的一个样品黄曲霉毒素B1超标近3倍。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是不是大吃一惊,难道自己亲手榨出来的花生油反而更不安全?黄曲霉毒素究竟是有多“毒”呢?

 

  黄曲霉毒素简介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由产毒的黄曲霉菌与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包括很多类型,其中致癌性最强的就是B1型。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呈正相关性。长期食用会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藏身何处

  黄曲霉广泛存在于土壤当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会接触到黄曲霉毒素呢?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在天然食物中最常见于谷物、豆类以及坚果类食物中。比如最常见有玉米、小麦、坚果、豆类,花生,稻米等植物种子中,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产生霉变。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有可能导致肝癌。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原因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不是因为油长了黄曲霉,而是选用了被黄曲霉污染的花生原料。

  花生是黄曲霉毒素最常污染的作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花生长期生长在土壤之下,容易污染黄曲霉;

  2.花生躲在厚实的外壳之下水分含量较高,这种潮湿的环境容易促进黄曲霉生长;

  3.花生的营养条件能够诱发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

  因此,正规的花生油生产厂家需要在原料的采购、保存、筛选和半成品的精炼上严格控制,排除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风险。图1为某正规企业的花生油生产工艺,前期需要对花生原料进行挑选,去除霉变粒。在后期还需对半成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一步吸附过滤,并不是简单的压榨-出油。

   

  图1 花生油生产工艺实例

  而土榨花生油没有严格的原料控制体系和科学的产品精炼工艺,无法有效控制产品的黄曲霉毒素B1——这一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卫生指标,特别是一些小油坊长期不清理榨油机或无法有效清洗,导致机器内积压的花生粕发霉使得压榨出的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二次污染。

  如何正确选择花生油

  说到最后,大家也不用过度惊慌,目前市面上大中型商场、超市售卖的预包装花生油还是有品质保障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要掌握以下消费常识则大可放心。

  1.看外观。产品质量好、精炼程度高的花生油应澄清、透明,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不含任何杂质。

  2.闻气味。应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如有异味就可能是酸价、过氧化值超标的产品。

  3.看标签。选购时应挑选大型或名牌企业的产品,标签中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等级、储存条件等标注应齐全。特别要注意配料表,纯正的花生油配料表中应只有一种原料。

  4.看价格。选购时要比较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的价格。遇到个别产品售价低于常价时,就要特别引起注意。

  5.学习简易鉴别方法。如鉴别花生油就可以用低温储藏法。把冰箱冷藏室调至左右,取适量的花生油放入10分钟左右,纯正的花生油有一半已经开始凝固,掺有大量大豆油的花生油只有底部微微一点凝固,掺入棕榈油的花生油则基本全部凝固,且呈白色晶体状。

 

编辑:宋莉
[来源: SMQ食品检测]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有机农产品检测 用国标方法测出玉米含油率,我们机构现在想做一个高油玉米筛选的方法,需要一个定标

服装面料检测业务

做橡胶软管检测,标准是GB2550-2016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