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院士领衔 专家学者齐聚 “生物毒素研究”青年论坛在京盛大开幕

我要测 2021-06-11 点击 4863 次

导读6月10日,“生物毒素研究”青年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

我要测网讯  6月10日,“生物毒素研究”青年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金发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康威等参与,来自真菌毒素领域知名中青年专家、学者,以及农业、食品、饲料及检测企业从业人员300余人参加。我要测网作为独家支持媒体进行会议报道。

会议现场.jpg

会议现场

本届大会主题是“聚焦生物毒素 强化学科交叉 共筑食安长城”。旨在加快生物毒素检测监测与预警、毒理评价与风险评估及预防与控制等的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毒素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康威.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康威

会议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康威作大会开幕致辞。

金发忠.jpg

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金发忠

报告主题:强化生物毒素学科建设与全程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是消费的永恒话题。人们对生物毒素认识不断提高,公众对生物毒素关注范围不断扩大,在讲到生物毒素学科构建时金发忠主任讲到长期以来,生物毒素研究主要以检验检测、识别评价、风险评估和消除主控技术为主,建议未来从理、工、农、医相结合齐并进,文、史、哲、管真联动共努力,利用新兴学科多贯通建跟进。金发忠表示,期待生物毒素科学不断有创新的团队出现,贴近大众,广泛服务于产业和企业。

李培武院士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培武

报告主题:农产品黄曲霉素风险监控与预警控制研究

真菌毒素种类有400种,目前已鉴定了300多种,黄曲毒毒素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其中花生容易受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时检测发现污染,防止进入食品链,才能避免危害。李培武院士从农产品安全、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分布与检测、风险检测与预警、脱毒与绿色控制四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其研究成果。李院士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农产品污染严重威胁消费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大健康战略,解决好危害大且难以避免的生物毒素污染尤为重要。

田世平.jpg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田世平

报告题目:真菌毒素防控研究的思考与对策

由真菌产生的聚酮类次生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ulin)是造成果实及其加工产品污染的重要真菌毒素,不仅影响产业发展,对人和动物来说都具有毒性,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棒曲霉素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是果汁进出口贸易中的重点检疫对象,在果汁陈品质的污染情况具有普遍性。”田世平研究员在报告中说。其团队基于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证据,明确了棒曲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4步反应的产物为龙胆醛,而不是间羟基苯甲醛,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此步反应上仅基于化学产物推断形成的争议。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对棒曲霉素合成基因簇编码的全部15个蛋白及相关调控因子PeLaeA、PeVeA和PeVelB的亚细胞定位,初步确定了合成途径中各催化酶、转运蛋白和调控蛋白的亚细胞分布,勾勒出了棒曲霉素在扩展青霉胞内生物合成及转运路径的分子网络。对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棒曲霉素污染,确保果实及其加工产品的品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王硕.jpg

南开大学医学院 王硕

报告题目:基于纳米吸附和生物识别的

生物毒素精准检测和调控技术

王硕教授从设计核心、材料制备及装饰、先进分析方法和创新技术尅发、产品及应用四个方面讲述了基于先进功能材料的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技术。随后对基于功能框架材料的高效富集检测技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纳米成像技术的原位示踪和调控技术分别作了分享。

罗雷 (1).jpg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罗雷

动物毒素与生存适应

环境适应是物种生存的基本前提。捕食与防御是物种生态适应及生理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动物毒液系统是动物实施捕食与防御功能的典型"生化武器系统",对理解动物生态适应的生理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在进化、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引起高度重视。罗雷对有毒动物捕食和防御的分子基础,药理学功能多样性和几类典型有毒动物的捕食和防御相关的适应机制进行了介绍

孙长坡.jpg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 孙长坡

报告主题:真菌毒素危害与粮油质量安全

粮食及食品受真菌毒素污染是世界性难题,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粮食及食品领域大量的经济损失、导致严重的人畜致病,目前我国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毒变及真菌毒素污染威胁着粮食安全,开展真菌毒素方面的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孙长坡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污染粮食的长效处置机制等国家宏观政策,详细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典型真菌毒素危害的特点、来源及致病性,并就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脱毒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解析,对其产业化应用现状进行了展示,报告中还介绍了基于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新型脱毒技术。

王景林.jpg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王景林

生物毒素与生物安全

生物毒素因其对人体的毒性和致癌性,不仅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国内外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限量标准。生物毒素是新药创制的宝库。我国《生物安全法》提出名录和清单制度:生物毒素的拥有、数量、使用、转移等将会出台具体的规定。王景林教授用通俗的科普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生物安全的所涵盖的内容性质、特点与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关联,重点介绍了我国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生物安全风险和生命科学两用性、防范生物恐怖和生物武器威胁等急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马忠华.jpg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马忠华

报告主题:镰刀菌毒素合成调控机制及防控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重要病原真菌。镰刀菌在秸秆上的发病率较高,病菌的抗药性问题比较普遍。同时,病菌产生的DON等真菌毒素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合理用药,是提高防范和效果的有效途径,马忠华教授还就目前有效防控赤霉病及其毒素的药剂进行详细分享介绍。

徐剑宏.jpg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徐剑宏

报告主题: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检测及防控研究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小麦产区高频率流行,尤其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以及黄淮南部,导致小麦中镰刀菌毒素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危害人畜健康。徐剑宏研究员连续多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构建了产毒镰刀菌及其拮抗菌和毒素降解菌的菌种资源库,从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的角度系统研究毒素控制和降解机理,为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问题提供科学管控技术,提高小麦质量安全水平。

王松雪.jpg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王松雪

报告主题:粮食真菌毒素风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监测粮食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合理,评估污染水平及时掌握污染动态,积极应对粮食真菌毒素污染问题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住的热点。王松雪研究员就粮食真菌毒素风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进行分享。

武爱波.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武爱波

报告主题:隐蔽型毒素(D3G)在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类

真菌毒素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小麦、大麦等禾谷类农作物生长及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镰刀菌属真菌的侵染,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呕吐毒素)是其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它是食品中最危险自然发生而污染的真菌毒素之一。武爱波研究员就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类真菌毒素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机制与在会的学者进行探讨。

汪世华教授.jpg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汪世华

报告主题:黄曲霉生长发育与毒素合成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对黄曲霉毒素(AF)生物合成的研究虽已超过半个世纪,但由于AF生物合成的复杂性,其代谢调控网络机制尚有许多未知,尤其在表观遗传学层面。汪世华教授就黄曲霉生长发育与毒素合成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分享。

张红印.jpg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张红印

报告主题:拮抗酵母降解赭曲霉素A及其机制研究

赭曲霉毒素A主要由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产生,是葡萄及其制品中最重要的真菌毒素污染物之一,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张红印研究员对podzolicus Y3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相关成果进行分享。

熊勇华.jpg

南昌大学中德院 熊勇华

报告主题:主要真菌毒素在粮油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真菌毒素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真菌毒素在加工过程中的演替规律尚不清晰,熊勇华教授以花生油、玉米胚芽油等为例,讲述了真毒素在粮油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周育.jpg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周育

报告主题:曲霉类毒素检测、风险评估与黄单胞科菌株

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霉菌毒素对食品安全威胁巨大,周育教授对发酵茶霉菌毒素检测与风险评估,黄单胞科细菌对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享。

邢福国教授.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邢福国

报告主题:赭曲霉毒素A合成调控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邢福国研究员从赭曲梅毒素简介、赭曲酶毒素合成调控机理、霉菌及毒素精准防控及赭曲霉毒素安全脱毒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分享,用具体案例分享了植物提取物抑制真菌生长和真菌毒素合成,益生菌对OTA具有抑制作用、短波长光抑制OTA产生、合成基因表达、UV-B抑制毒菌生产等。

展会现场.jpg展会现场

生物毒素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是农业、食品与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我国生物毒素领域的研究,推进了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特别是为广大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促进青年学者间的思想碰撞、科研合作,提高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共筑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学新的长城。

编辑:张圣斌
[来源:我要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有机农产品检测 用国标方法测出玉米含油率,我们机构现在想做一个高油玉米筛选的方法,需要一个定标

服装面料检测业务

做橡胶软管检测,标准是GB2550-2016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