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新常态下SGS“寻新”之路——访SGS中国区总裁杜佳斌

我要测网 2016-08-12 点击 13230 次

导读对于SGS来说,今年有两件事值得业界关注。一件是年初SGS发布2015年财报信息,集团实现总营收57.12亿瑞士法郎,SGS以卓越的成绩继续领跑全球第三方检测市场。第二件是原SGS越南总裁杜佳斌“接棒”,成为SGS在中国新一届掌门人。这样一位年富力强总裁,有着怎样的企业经营理念?他的到来会与SGS中国产生何种化学反应??

  SGS进驻中国25年,经历了飞速发展时期,成绩喜人。对于SGS来说,今年有两件事值得业界关注。一件是年初SGS发布2015年财报信息,集团实现总营收57.12亿瑞士法郎,SGS以卓越的成绩继续领跑全球第三方检测市场。第二件是原中国区总裁申屠献忠调往SGS瑞士日内瓦总部担任全球执行副总裁,原SGS越南总裁杜佳斌“接棒”,成为SGS在中国新一届掌门人。这样一位年富力强总裁,有着怎样的企业经营理念?他的到来会与SGS中国产生何种化学反应??带着这些问题,我要测网今年继续走上了SGS的探秘之旅,采访了SGS中国区新任总裁杜佳斌先生。

顺势而谋 多元化发展中寻求下一个增长点

  检验检测产业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杜佳斌向我要测网谈到:“检测认证行业不会独立于其他的产业发展而存在。”他表示,检测认证产业过去20多年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SGS顺应了这个潮流,按照杜佳斌的话说就是,“我们踩上了这个点儿,发展也就非常迅速!”

  现在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低端、劳动密集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消费品制造对于中国来讲再也不是未来发展重点。相应地,SGS需要不断变革、创新并发掘新的行业领域和业务机会!”

  目前,我们的业务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都会为我们带来巨大商机。同时我们也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一些成功案例,比如,由中国企业设计施工的越南电厂项目,印尼电厂项目,SGS都参与其中,为总包方提供质量控制服务。

  在杜佳斌看来“检验检测可融入到各行各业,很多领域SGS在中国尚未涉及,经由获得SGS海外的技术支持,或者通过与国内机构联合,未来的发展空间要比之前大得多。从杜佳斌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未来SGS将继续实行多元化的战略。

  此外,他还谈到:“现在测试认证行业也提出了‘互联网+’这样一个概念,但怎么样落地,背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SGS和电商很有渊源,早在2000年,SGS就开始着手做B2B在线供应商的评估业务。十五年过去了,现在回顾起来,杜佳斌认为当初的工作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但唯一的问题是:“那个时候,我们做得太早。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了,后续的业务需求也一并消失了。”他向我要测网说:“但我们并没有放弃。从2003、04年开始,SGS和当时国内最大的B2B公司合作,重拾电商业务,沿用的仍旧是2000年设计的业务模式。到现在为止, SGS和国内几乎所有的知名B2B、B2C电商平台都建立了业务关系。”。尽管如此,在杜佳斌看来“目前与电商的合作,并不是什么创新的业务模式。它仅仅是将传统业务延伸到了电商这一特殊的行业当中。做的还是传统的供应商审核,传统的检验检测。所以,SGS正在重新思考和定义检测认证行业的电子商务。未来2-3个月,我们会推出一些真正的检测认证行业的电商服务产品,请大家拭目以待”。

内部整合,外部并购,行业内“抱团取暖”

  自去年以来,SGS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形成了6个事业群。“在SGS工作的这17年中,象这样的企业变革、组织调整,我经历了不下10次。有集团层面的,地区层面的,也有事业部层面的。基本上,每次调整都能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除内部管理构架调整外,SGS还对外进行了多起并购。去年,SGS在中港区就成功并购3家公司。就在笔者采访一个星期之前,SGS还宣布在台湾并购一家公司。回顾2016年上半年财报信息,SGS集团新增收购10家新公司,为2015年全年总和,美国和中国关键战略市场的公司成为收购重点。

  杜佳斌向我要测网介绍,在选择并购对象时,SGS最为看中目标公司与SGS在技术储备、地缘优势、业务领域独特资质的互补性。通过选择优质的公司,以并购来壮大SGS在中国的营运或以合资的形式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同时,SGS也在积极尝试与国内的一些机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这是与并购不同的发展思路。国有检测机构改制、整合已经持续两到三年,杜佳斌认为,“今年,我个人将其定义为国有检测机构改革的元年。今年年底之前应该会出现一两个改制成功的案例。因为有了先例,明年会有更大量的事业编制检测机构循同样的路径进行改制。”与相关机构接触的过程中,SGS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理念不同或对外资的偏见,外资机构往往较难被接纳,参与到国有机构的改制工作中。“有鉴于此,我们探寻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通过联盟的形式,先和国有机构走得更近些,‘抱团取暖’,互相建立信任,之后再谋求更紧密的合作。”

个性化管理中 蕴含精细化理念

  SGS品牌已经深入人心,除了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拥有一支强大的销售、研发、技术团队外,它在内部管理上也值得业界关注。对于SGS这样一家外资检测机构来讲,“现阶段真的要从管理上拿效益!”杜佳斌所谈的管理就是精细化管理。

  杜佳斌向我要测网说:“在内部管理上,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今年我们会加强质量管理。以前,SGS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散到各个业务部门,会通过组建公司层面的质量管理部门,我们会形成内部的独立第三方质量监督体系。

  第二,SGS将通过移除浪费来提高效率。过往,各个实验室都会自发地实施精益管理的项目。今后,SGS会在更大范围,系统化地推进精益管理,以提升营运效率。

  在人力资源方面,SGS历来注重人才的培养。杜佳斌说:“我个人就是集团注重员工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从2001年被遴选进入集团管理培训生计划,到2014年被任命为SGS越南总裁,直至最近被调回中国,一步步走来,背后都有着管理层的悉心规划。每年SGS在中国都会招募一批管理培训生,将他们安排在不同部门轮岗。同时,公司也会挑选现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安排他们参加课堂培训和实践跨部门的合作项目。这些优良传统也将一直延续。”在投资和成本控制方面,SGS非常注重仪器的使用率,它是投资新设备或是考察一个实验室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只有当现有设备的使用率超过85%时,我们才会考虑额外追加投资。”关于成本控制,“实验室的耗材是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SGS大约在5年前,成立了中央采购部门。原来实验室仪器耗材的采购分散到各个地方和部门,这样订单自然就分散了,议价的空间也不大,维护大量供应商的人力成本也比较高。中央采购部门成立后,和供应商谈判的能力提升了,订单也更集中,需要从事采购的人员数量也减少了。从成本控制来讲,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时,除满足本地需求,SGS中国还为集团海外实验室做采购。这样一来,采购量更加集中,也更能体现价格优势。 将来也不排除以行业联盟的形式来采购。SGS在采购管理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即使同行之间在业务上没有合作,在采购上也可以进行联合。通过我们的渠道,拿到更好的价格,大家共享成本的节省。”

  采访后记: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未来国内检测市场是否会形成“寡头”现象,杜佳斌对这个说法持否定的态度。“这个很难,检测认证行业的想象空间很大”。在他看来,软件领域、医学领域、汽车、航空领域、信息安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检验、检测、认证。 “这个行业太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检测机构32000多家,所有外资机构的营业额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10%的市场份额。而这所谓的市场总量还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业务。所以政府相关监管机构根本不需要担心象SGS这样的外资企业并购几家国有实验室会对整个检测认证行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杜佳斌强调。

  杜佳斌坦言,未来SGS的发展,还是有快速增长的可能,但模式和过往的肯定不一样。过去的20多年,SGS更多的是自然增长,未来,通过并购、合资的形式会是增长的重要来源。SGS集团对中国市场有很大的期许。年初投资人大会中就提出过中国业务在未来5年增长50%的目标。“由于基数大,50%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会努力,有机会也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附 杜佳斌个人简历

  杜佳斌先生1999年加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电子电气业务的市场和销售工作。2001年,被选拔为集团储备管理人员,负责SGS在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食品安全业务。2002年,被派回中国并在上海筹建了国内首家食品检测商业实验室。之后,还担任了多个高管职务,包括电子电气服务总监,消费品检测服务总监等。2014年,赴越南担任总裁一职,成绩斐然。2016年,作为中国区总裁的接任者。杜佳斌先生在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将继续引领SGS 在中国市场稳健前行。

 

  SGS会员展位: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7950/

 

 采访编辑:张岩

欲了解更多,点击进入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编辑:张岩
[来源:我要测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有机农产品检测 用国标方法测出玉米含油率,我们机构现在想做一个高油玉米筛选的方法,需要一个定标

服装面料检测业务

做橡胶软管检测,标准是GB2550-2016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