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关于#“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据报道,10月5日早上,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聚餐,家里长辈9人食用酸汤子后出现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经有关部门检验,这场事故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那么到底什么是米酵菌酸呢?米酵菌酸为什么会造成如此高的致死率?我们身边还有什么食物会有可能产生米酵母菌呢?我们该如何预防?
罪魁祸首”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目前正值秋季季节,气温持续徘徊在20-30摄氏度之间,这种气温下 椰毒假单胞菌 最易繁殖。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高温,很容易被高温杀死,但是它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据悉,病死率高达40%~100%。。
根据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其中毒表现:进食后2~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一般不发热。
紧急处理可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并尽快到医院治疗。凡与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小心藏在身边的米酵菌酸
根据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该主要中毒食品为发酵的玉米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等。
那么在日常使用这三类产品时,我们就需要注意这些:
一是在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方面,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二是木耳或银耳方面,要将其表面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一次不宜泡发过多,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要彻底清洗干净后再烹调。如需要凉拌,也要在选好食材的基础上,用开水焯熟(开水漂烫),并适当添加大蒜、醋等;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
三是谷类发酵制品方面,贮存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食用后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应在购买当天食用完。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1. 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2. 在食用木耳等需要泡发的食材时,尽量用热水泡发以缩短泡发时间,随吃随泡,从而降低食品污染风险。
3. 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4. 食物中毒时间的发生均有不可或缺的几大条件,食品被污染;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食用者免疫力低下或处于疾病状态。
欲了解更多,点击进入 信达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