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做田间到餐桌的守护者,这位八零后专家一直在努力!

我要测 2021-09-09 点击 1715 次

导读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朱大洲研究员长期从事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评价鉴定方法与标准的研究,参与相关标准的建立和提出政策规范化建议等工作。

       食物中的营养素不仅参与人体组织的构建和基础代谢,也关系到身体的发育,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缺乏营养素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如何科学饮食,食物营养与风味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兼得?为什么现在的食物没有以前吃的香了?我要测网食品编辑搜集了大家较关注的问题,特访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与发展研究所朱大洲研究员,请他为大家进行专业解答。

       专家简介:

下载.png

       朱大洲,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现为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服务业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天津市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分会理事、中国营养餐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中国农业科学》编委,《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人。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科学顾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被中国营养学会评为“全国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业务技术优秀个人”。

       编辑:朱老师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要测”网的专访。据了解,2021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 确提到“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营养成为热点,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 “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推进与落实。

       朱大洲:国家主要从人和物两方面进行推进,人的方面,主要是由卫健委牵头,成立了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落实《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针对婴幼儿、孕产妇、学生、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进行营养宣教和营养干预。物的方面,主要是食物,强调要大力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包括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营养健康食品、健康烹饪、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等。目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正组织编写《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为未来十五年食物与营养事业规划蓝图。

       编辑:作为农业部门的科研人员,请您介绍下农业部门在营养方面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朱大洲:谈到营养,我们老百姓第一反应是该如何吃,怎么合理搭配,其实这就是营养师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农业部门作为食物的供给保障部门,侧重于食材的生产。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来提升农产品的营养品质:一是开展农产品营养强化,通过育种、种植、养殖的方式,提升农产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比如在富硒地区种植富硒农作物;二是挖掘药食同源的资源,生产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三是针对特殊人群需求,开发专用的食品,比如针对糖尿病人的低GI主食。

       编辑:我们知道营养所建有一个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功能风险评估实验室,请您谈谈针对农产品营养工作,质检实验室能做哪些技术支撑和服务?

       朱大洲:我们所的农产品营养评估实验室购置了液相、气相、离子色谱等设备,和其他理化实验室的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检测的指标和关注的重点不同,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二是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农产品的差异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鉴定,比如对高海拔地区农产品和平原地区农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三是与外单位合作,开展部分功能评价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909-1.jpg

909-2.jpg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功能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编辑:除了食物能提供必须营养素外,当今消费者对食物风味口感的追求可以说到了极致,现在普遍都觉得在超市买的猪肉、鸡肉没有肉味儿了,买的西红柿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请问这是为什么?

       朱大洲:风味(口感)是食物最直观的属性,也是用户能马上体验到的属性。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农产品,跟三十年前每家每户自己种的自己养的,味道不一样,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品种,比如你刚才说的西红柿,以前的老品种,不利于长途运输,还有涩味儿,因此科学家在新品种选育的时候,就对这些性状进行了改良,所以现在吃到的西红柿,跟以前品种不一样了,中国农科院黄三文老师曾经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份西红柿的风味物质含量,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由于现代育种过程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品质,导致控制风味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造成13种风味物质含量在现代西红柿品种中显著降低,使得西红柿口感变差。

       此外,种植养殖方式的影响也很多,规模化养殖的鸡,吃饲料长大,蛋白脂肪积累很快,但很多风味物质还来不及合成积累,就被宰杀了;而散养的,一是长得慢、喂得杂、运动也多,所以风味物质含量高,吃起来有滋有味儿。但基本的营养成分和含量上差别不明显。我们曾做过散养畜禽和规模化养殖畜禽的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实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也有好消息,以前农业科学家主要关注产量,近年来市场需求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家已开始进行农产品营养品质和风味物质调控研究。有望在保持良好商品性的基础上,培育出更美味的西红柿品种,并力争恢复西红柿原来的浓郁风味。

       编辑:现在市场的农产品丰富多样,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什么样的才算是好食材?

       朱大洲:简单点说,就是安全、营养、色香味形、质地、口感都俱佳的鲜食农产品或烹饪食材,如果再增加一条,就是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中国特色的食材。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的营养需求是不一样的,口味喜好更是千差万别,因此,不同的人对“好”“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人们的消费分层和多元化,决定了各自对“好食材”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对食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催生了“食物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低收入人群关注的是能否消费得起,像生活在内陆地区消费者能吃上海鲜就觉得很美味了;中产阶层消费者认为好食材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安全;而高收入人群在关注安全的同时,还看重品质和稀缺性;还有一部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特别关注动物福利、生态、环保、可持续性等。

       编辑:根据您多年的检测研究及与众多生产企业合作的经验,目前我国在农产品、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朱大洲:主要还是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我国是人口大国,要解决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压力很大。很多人怀念三十年前自种自养的方式,可能很难回得去了,有些人倡导自然农法、有机农业,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很难全面实行有机种植。对于我们来说,科学技术是重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依靠和出路。近些年来,农业和食品行业的科技发展成就显著,我们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科技是双刃剑,用的好,能发挥作用,用得不规范,就可能产生监管上的新问题,比如农药、兽药,在规模化种植养殖时已广泛使用,但中国农民小而散的特点很突出,限于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及惩处力度和信用监管方面的短板,很难使他们严格按照科学的规程来操作,不规范的操作就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从某个角度,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来引导和监管。

      编辑:作为深耕食品检测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您对准备进入食品领域的机构有哪些建议?

      朱大洲: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营养成分的要求,尤其是长期食用后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现在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供参考,各个食品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营养成分尚不是必须检测的指标,因此这块的业务量可能没有预期的大。快速检测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以前都是政府要求检,检测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都不是很主动。以后随着低成本、快速现场检测技术的发展,原料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终端消费者监督和市场准入的不断推进,会催生很多检测需求。

编辑:刘宏超
[来源:我要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药用复合膜异常毒性检测

塑性指数、耐火度检测

检测防割手套 ANSI

化验养发乳是否含有硝酸银?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