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食品安全“不靠谱”测评,避免“踩坑”要“说不”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01-09 点击 48 次

导读相关数据显示,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主观性测评居多;55.7%的“第三方测评”则涉嫌“商测一体”“以商养测”,难保公正性;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广受关注的民生。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不少自媒体以图文、视频及直播等形式,或标榜“第三方测评”,或“科学普及”,传播所谓食品安全知识、测评所谓食品质量安全、揭秘所谓食品质量陷阱等。

  据今年中消协发布的调研报告,许多所谓的“第三方测评”不靠谱。相关数据显示,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主观性测评居多;55.7%的“第三方测评”则涉嫌“商测一体”“以商养测”,难保公正性;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 如何避免“踩坑”食品安全不靠谱测评?如何对食品安全伪科普说不?

  对贩卖焦虑者“说不”

  首先强调一个医学界和食品界的共识: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以近日广受关注的“丙烯酰胺”事件为例。起因是,12月9日,福建省消委会联合福州市消委会公布的一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包括瑞幸、星巴克、幸运咖、COTTI COFFEE等59款现制现售咖啡,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从11.1微克/千克至30.4微克/千克不等。

  此后,经一些自媒体渲染,“咖啡致癌”论迅速出圈,引起不少咖啡爱好者的恐慌和焦虑,担心喝咖啡会影响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一些自媒体测评号就利用这一点,宣称自己带货的产品不含丙烯酰胺。

  事实上,上述消协评估报告中重要的一段话,明显被一些自媒体有意无意地忽视了: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煎、炸、烘烤等高温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炸薯条、烤面包和烘焙咖啡豆都有可能产生一定量的该物质。只要不长期过量饮用咖啡,对人体是无明显健康风险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任何食品都有可能有致癌物质的存在,谈咖啡的致癌风险一定要和剂量相结合。离开了剂量去谈致癌,是不科学,是不合理的,也没有临床的数据去支撑。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摄入风险,比咖啡高得多。食品科普博主“大雷的食品科普日常”对产品可靠性报告记者表示,现在不少自媒体矩阵号以科普或测评之名“贩卖焦虑”,传播错误的食品安全信息,他们发布这些内容只是为了获取流量或带货,并非真正的“科普”或“测评”。

  科普博主“化学黄大爷”也认为,有些造谣营销号喜欢利用大众的信息差,“挂羊头,卖狗肉”,对公众的知识盲区下手,频繁强调一些化学名词让大众感受到恐惧,再加上平台的大数据算法,让大众经常刷到营销号内容,刷得多了自然就认为营销号说的就是真理,慢慢就对国家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从而产生焦虑。

  面向大众的食品科普之所以困难,是因为食品知识具有“内核远,外延近”的特征。

  科普博主,荷兰留学生“不依居士”同学则分析,“内核远”,是指许多食品之中的科学原理离生活甚远:譬如“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中的有机化学原理,都是专业的化学知识,很多人不掌握。“外延近”,是指食品科学的终端产物深入生活,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以咖啡致癌为例,尽管官方进行了辟谣,科普工作者也强调无需担心,但很多人的认知还是有偏差:如果咖啡里没有丙烯酰胺,那必定百分百没问题——真相是:一些有毒物质如甲醛,在一些食材中就天然存在。

  “一定要警惕那些内容中缺乏可溯源的数据,而充斥着主观臆断的话题类博主,他们除了漏洞百出的视频内容外,往往还会泛泛其谈许多社会话题,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却仅会煽动情绪,逐流量而居。”“不依居士”同学强调。

  对食品伪科学“说不”

  再普及一个常识: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法的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以食物中常用的防腐剂为例:不少所谓“测评”或“科普”自媒体大肆渲染“苯甲酸钠遇维生素C产生苯,对身体有毒性”的论点,有的带货博主也以自己的产品配料表内不含苯甲酸钠作为噱头招徕顾客。甚至更有甚者向大众宣称“带苯环的都不好”。实际上苯甲酸钠在许多植物,尤其是越橘属水果中广泛存在。

  经科学评估,苯甲酸钠的人体每日最大摄入量是5mg/kg体重,在能通过食用酱油或糖果等食材超过摄入量之前,人体内的钠与糖分早已远远超标。而苯甲酸钠实则并不和维生素C直接反应,而是唯有在存在少量维生素C且酸度与温度都苛刻,还存在金属离子等催化剂的环境内才会生成极少量的苯,担忧食品中的苯甲酸钠会通过生成苯而引发毒性,实则杞人忧天。至于“带苯环的都不好”更是无稽之谈,人体内的酪氨酸与苯丙氨酸等物质都带有苯环,反倒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但一些自媒体账号就在所谓“念配料表”测评中宣称,某某食品中含有添加剂,吃下去“一肚子添加剂”,并借机“拉高踩低”,为自己带货造势。

  “他们把食品工业上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认为是毒药,甚至造谣孩子吃了智商变低等等。”食品科普博主“大雷的食品科普日常”表示,他们发布这些内容属于私利驱动,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流量,获取流量后再在自己的橱窗上架带货产品进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科普博主“化学黄大爷”分析,一些测评或科普营销号经常曲解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画等号。在他们看来,这样可以博取到很多流量,甚至不惜假冒知名大学博士身份,就为了赚黑心钱。

  科普博主“不依居士”同学举例说:“某自媒体测评账号曾发布检测鱿鱼中氢氧化钠、检测番茄基因序列的视频。但其视频内出现的红外光谱仪实际上无法检验以上物质,且氢氧化钠在GB2760内是未规定剂量上限的加工助剂。真正违法的是重金属杂质含量高的工业火碱”。

  “指鹿为马”的情况也不鲜见。“不依居士”同学说,有些视频中,甚至“把配料表内的‘氢化植物油’称为‘反式脂肪酸’”事实上。氢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不完全氢化才会产生反式脂肪,完全氢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饱和脂肪。相较于在配料表里捕风捉影,更应看营养成分表。

  “这种伪科学对一般消费者迷惑性极强。”“不依居士”分析,他们所谓的测评和科普,尽管并不符合食品科学理论,也并非规范的实验流程,甚至不具有真正的因果关系,但一些细节只有专业人士才有能力识别,因此就容易以讹传讹。

  对抹黑我国食品安全者“说不”

  在食品安全测评和科普中,最令人不齿的现象是:抹黑、污名化我国食品安全。

  不久前的9月底,我国有部分批次茶叶在出口欧洲时因苦参碱超标而被拒绝入境。一些自媒体科普号和测评号借此大做文章,如“茶叶也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质量标准太奇葩”等,极尽污名化国内茶叶之能事,抹黑国内食品安全标准。

  事实上,苦参碱是天然植物性农药,主要来源于苦参等提取物,对人畜低毒,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且可在自然界中快速降解。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目前,国标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苦参碱在黄瓜、柑、橘等蔬菜和水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限量值在1~5 mg/kg,均为临时限量,尚未规定茶叶中的限量。

  而在欧盟的活性物质清单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都是未予以批准使用的。由于未在欧盟登记使用,因此,均执行默认MRL标准(小于0.01 mg/kg)。显然,苦参碱问题,既无法说明我国的茶叶质量有问题,也无法证明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有问题。

  “欧盟对所有未经其专门评估的农药,一刀切地统一定标0.01mg/kg。”科普博主“不依居士”同学对产品可靠性报告记者表示,本来不复杂的问题,却被一些自媒体带节奏,引导消费者误认为:海外的食安必定比国内的好。

  他进一步举例说,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声称一些甚至煞有介事地宣称某些甜椒、葡萄、西红柿等有转基因品种,利用信息差引导群众对新兴技术产生抵触。实际上,查询农业农村部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就可以轻易证伪。

  “农业上抨击农民使用化肥农药,讽刺农业专家,在食品工业上可以抹黑,有些内容还会流传到海外进行二次创作,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在国外的形象变差,甚至衍生出中国食品鄙视情绪。”食品科普博主“大雷的食品科普日常”认为,这种情况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抹黑了我国的食品工业、农业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失去信心,然后通过流量和带货赚取黑心钱。”科普博主“化学黄大爷”认为。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上述受访的三位科普博主均建议,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谣言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部门、平台、协会对食品安全领域科普和测评自媒体信息的审查机制,畅通举报平台,以形成食安领域的良好网络生态。

编辑:张圣斌
[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硅宝668混凝 上表干时间(h)伸长100%拉伸模量(MPa)弹性恢复率建筑接缝用硅(%)定伸黏结性 抗拉强度(MPa)伸长率(%)耐高耐密封胶温 负温抗裂性 耐油性

咨询消毒液检测费用

需要做4类阀门的型式试验,联系相关情况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