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5100家直营门店,也在官网上给出承诺:“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
然而,在所谓的“金标准”下,一些门店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记者卧底多日后发现,上述乱象并非偶发,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有些门店奉行着食品安全的“潜规则”。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江苏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一些门店频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除咖啡外,星巴克还销售即食糕点。品种有三明治、蛋糕和面包等几十种。虽然是即食食品,但并非在店内加工制作,而是由生产厂商配送成品。星巴克店员在一早开始营业时,将这些即使食品拆开包装放入货柜中销售。星巴克承诺:“开封后的糕点决不过夜”,但很多拆封后的糕点在第二天仍重新摆在货柜中。
调查期间,一名主管告诉卧底记者,前一天剩下的食品,继续放在柜台上售卖。“先卖昨天剩下的,再卖今天新进的”。由于开封了很长时间,记者注意到有的糕点已经非常干硬,稍一触碰就掉碎渣。卧底记者发现,连续几天,这家店几乎每天都会把前一天剩下的糕点偷偷摆上柜台。
巧克力液是门店常备食材之一,由巧克力粉兑水调制而成。星巴克《产品开封保质期汇总表》里标明,这种巧克力液在冷藏条件下,保质期为48小时。10月31日上午,记者发现冰箱里存放的一桶巧克力液,使用期限为10月31日8点前,而记者看到时,这桶巧克力液已经过了保质期,但店员并没有按规定报废处理。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店员不止一次用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给顾客制作饮品,其中包括畅销早餐饮品可可蒸气奶。
上午10点左右,有顾客点了一杯可可蒸气奶。一名店员毫不犹豫,将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从冰箱里拿了出来,约90毫升的巧克力液被倒进咖啡杯内和热牛奶混合。这杯可可蒸气奶制作完成后,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仍没有用完,又被店员放回了冰箱。
记者观察发现,当天店内的过期食材并非只有这一种,一壶用于制作抹茶拿铁的抹茶液也已过期。标签信息显示,它在10月31日早晨8点40分到期,而当天下午临近2点,记者看到一名店员用这壶过期的抹茶液,给顾客做了一杯抹茶拿铁,之后这壶抹茶液同样被放回原处,等着下一次使用。
除食材过期问题,记者发现还存在卫生问题。在一次打扫时,值班主管吩咐用咖啡吧台的白毛巾擦垃圾桶,按照星巴克内部规定,这是吧台专用毛巾,清理垃圾桶应该用专用的清洁抹布。擦完垃圾桶后,仅做简单清洗,将白毛巾放回吧台,随后继续用这条擦过垃圾桶的毛巾继续擦拭吧台和咖啡机。
13日上午,就此事件致电星巴克中国客服,客服表示对此事不知情。随后又分别致电两家涉事门店。相关人员表示,事件还在调查中,暂无法回复。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在店内调查,门店及公司会将调查结果进行公布。
糕点超过保质期,可能会出现风干现象,从外观上看就是变干变硬,这是物理变化。再有就是发霉变质,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杀菌工艺不同,变质后的糕点不一定都会发生霉变。焙烤类制品, 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温度比较高,微生物杀死的比较彻底,加上产品的包装比较好,没有拆口、破损等,因而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比较低。保质期为多长时间都是根据每款食品情况,通过严格地科学检测得出的结论,既然规定保质期是1天,必然是经过综合因素考虑规定的1天。拆开包装后,接触到了有菌的环境,保质期必然会大大缩短。外观未出现变化,不代表面包内部未变质,只不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因此,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一定不要食用。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食品是否过期及食品品质的一项考核指标。有关食品微生物检测,可关注”我要测网“特色检测频道(我要测网特色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食品微生物检测):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高级会员)
广州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高级会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