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促进中心举办了“传递信任,促进贸易——2019年认证认可智库对话”活动。活动聚焦认证认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共谋认证认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为我国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五化”方向 提升发展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基础保障。离开了质量基础,信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着力提升认证认可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贸易顺畅开展。
必须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市场化是认证认可的一大特征,认证认可就是以各方需求特别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各方面提供服务,发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独特作用。
必须秉持国际化的制度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市场规则的竞争。认证认可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国际化,必须秉持国际化的制度特点,遵循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和规则,以拓展多双边合作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国际互认,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必须坚持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公信力是认证认可的生命力,认证认可从业机构的专业化水平是取得相关方信任的重要考量之一。坚持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着力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必须坚持集约化的发展路径。坚持集约化的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行业做强做优,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进而提升行业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必须坚持规范化的监管理念。要发挥综合市场监管优势,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提高认证认可公信力,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 刘卫军)
认证认可是建立信任经济的重要方面
在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企业间、市场间和国家间的信任经济,是携手应对挑战、释放全球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途径。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是建立信任经济的重要方面,是减少国际市场壁垒、规范国内市场准入、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的敲门砖、通行证。
多年来,我国构建了高质量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期待在各方努力下,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公信力、影响力、服务水平及国际话语权能够进一步提升,在构建开放包容的贸易协调机制、全面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卢鹏起)
NQI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和重要支撑
在新型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认证认可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不仅是认证认可,由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计量与标准,共同形成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与重要支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NQI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一,NQI作为国际公认的质量一体化核心支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型全球化治理要求下更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当前,将NQI中的计量、标准以及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构成的合格评定融会贯通,形成质量发展合力,是当务之急。而在国际贸易便利化过程中,由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构成的合格评定制度,无疑发挥了更为直接、快速、有效的综合保障作用,其重要性也更为凸显。
第二,NQI是计量(含检定和校准)的精准性、标准的规范性,结合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技术手段,通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评价互认制度,以数据精准、量值传递与追溯、数据合格评定之准确为内在属性的一体化科学方法,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全生命周期质量判定工具。数据的精准、可测可控、不同阶段全流程可追溯性,是NQI内在的生命基因和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核心。
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我们的视野,颠覆着我们的想象,重塑着世界的未来。万物互联、云端智能、跨界融合,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特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下,精准把脉产业裂变式升级、跨界工业化生产、贸易便利化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新命题。如果我们将NQI最大限度地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下的科技创新相融合,我国将在未来定义和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方面取得重要战略优势。(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 赵白鸽)
我国应承担更多提供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
结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认证认可在国际贸易便利化中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以建立需求方对认证对象的信任为基本任务,运用评价分析、检测验证与有效性保障技术,通过符合性评定和公示性证明等活动建立供需双向反馈机制,向市场传递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信息,解决了贸易往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进了贸易信息流及程序的简化和标准化、促进了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清除了贸易壁垒,促进了贸易畅通,为贸易相关方营造了便利高效的贸易环境。通过对2017年145个国家之间出口贸易流量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区域内贸易流量将增加0.48%;而关税每提高1%,仅使贸易流量降低0.25%,贸易便利化对贸易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关税。
另一方面,认证认可是WTO提倡的技术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承担着保障国家安全、人身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欺诈行为及劣质产品等风险的重任。相关统计显示,仅2017年,我国就有30.1%的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近2500亿元,占同期出口额的1.6%;因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增加的成本达到689.7亿元,占同期出口额的0.4%,而其中近1/3与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相关。
认证认可在国际贸易便利化中有三方面作用。借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3C方法,“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创新提出了运用3C模型解释认证认可在国际贸易便利化中的作用。所谓3C,即竞争Compete、符合Conform和连通Connect。包括了认证认可“从产品到市场”全链条中的作用。第一个C,是指认证认可在提升供应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贸易;第二个C,是指发挥认证认可在证明与市场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第三个C,是指认证认可的互联互通作用,强调与市场的连接。
虽然认证认可有助于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但认证认可也可能被用于制造不必要的贸易壁垒,过高的标准和能力要求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分区域层面贸易能力建设能有效降低成本,促进更大范围的市场一体化发展。我国应该更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承担更多提供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区域化合作组织,促进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
按照认证认可在贸易便利化中的功能和作用,借鉴国际国内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前述项目研究首次建立了认证认可支撑贸易便利化评估模型,共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即基础支撑能力、贸易壁垒突破能力、国际互联互通能力,并对“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的认证认可支撑贸易便利化水平和能力进行初步测算。总体来看,欧洲国家支撑能力较强,中东国家居于中游,中亚几国和欧亚联盟国家的得分中等偏下。(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宗德)
认证和检验检测对贸易便利化贡献巨大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市场运行工具,是市场有效运行的质量基础设施。国际化的认证认可有助于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全球供应链建设,有助于国际贸易发展。当前,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国家组织创新了NQI的目标,强调NQI是由支持与提升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性所需的组织(公、私)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实践构成的体系。另外,国际组织强调为了促进发展质量提升,需要制定国家质量政策(NQP)。
国际贸易中心(ITC)前两年对37个国家开展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技术要求、合格评定、贸易救济、补贴、政府采购限制、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等14项非关税贸易措施当中,包括制造业、农业在出口面临负担最重的都是合格评定,分别占非关税贸易措施的34%和48%,在国际贸易上,检验检测认证对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的贡献度最大。
国际化是认可制度的重要特征。国际认可组织促进全球一致实施合格评定国际标准,提供全球合格评定能力信任基础平台,降低监管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有关风险,减少在国际贸易中重复检验检测认证,有助于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一次认可、一次检验检测认证、全球接受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目前,全球范围内获得IAF成员认可的认证机构7000多家、实验室68000多家、检验机构9500多家,构成了国际化检验检测认证全球网络。
在电工、电信、航空、航天、食品、农业、计量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建立了行业性的检验检测认证制度,并与IAF国际认可互认制度相连接,为促进国际市场的运行、提升产业质量水平、降低供应链成本,发挥了国际化合格评定的质量基础作用。另外,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通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履行监管职责提供支撑,以提升市场监管效率,降低监管风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任、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 肖建华)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十二家单位共同发起并签订了“认证认可贸易便利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协议。建立该平台旨在开展认证认可相关数据众筹、共享工作,便利国际贸易。
文字及图由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