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普通的台灯,一旦加上“护眼”二字,似乎就拥有了更“尊贵”的身份和地位。随之而来的诸如“无频闪”、“自然光”、“去蓝光”等概念也是“乱花迷人眼”。是不是护眼,还是看实际效果。这不,上周南京市民刘女士怀疑自家的护眼灯质量有问题。经过专业部门的检测,该款护眼灯确实在“伤眼”。面对林林总总的护眼灯产品,究竟该如何选择,专家教你选购,谨防被忽悠。
鲜活案例
孩子视力下降,问题在护眼灯?
本栏目联系国家权威部门上门检测
刘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我也不想给她戴眼镜,可是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去医院测视力,发现近视了。”刘女士说,平时他们非常注意对孩子眼睛的保护,手机、电视基本不给看,可没想到还是戴了眼镜。一年级测出的近视度数是200度,二年级度数涨到了300度,这让她感到很是不解。
刘女士说,孩子用眼最多的时候就是写作业,她怀疑家中的护眼灯有问题。
本栏目记者通过南京市消费者协会顺利与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上门对刘女士家中的护眼灯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这款护眼灯会伤眼睛
家长说,这款灯是网上人气最旺的
在刘女士女儿写字台上的护眼灯标注着“不频闪,有效保护视力”的字样。
根据检测仪器的显示,这款网购来的护眼灯在检测仪上显示的“色温”为6672K。工作人员解释说,通常台灯的色温不宜超过4000K,色温过高会影响舒适性,并可能影响人的视力健康,照明光源色温超过6500K就会对视力造成损害。
在显色指数方面,该款护眼灯的数值为70.5。工作人员解释说,依据相关标准,LED显色指数应不低于80,显然这个护眼灯会“伤眼”。
对于这样的检测结果,刘女士感到难以接受。“为了保护女儿的视力,我特意买了网上人气最旺、销售最多的一款,但没想到也会不合格。”
权威人士揭秘
专家评判:“最好卖”的护眼灯不合格
在淘宝网上,记者输入关键词“护眼灯”,按照销量排序点进了一款月销量超过4万台的LED护眼学习灯,标价为23.90-37.90元。产品宣传介绍中,写着“呵护您的双眼,一款真正好用的台灯,柔和的光线,学习更适用”等字样。买家的好评相当多,很多都表示这款产品“光线很亮”。
那么这款护眼灯究竟质量如何呢?本栏目记者邀请了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黄如喜来进行点评。
黄如喜表示,目前国家对于护眼灯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因此产品都是依照生产厂家各自的标准来生产的,虽然大家都宣传是护眼灯,但是相关的技术指标还是有区别的,因此选择上还是很有讲究的。
就淘宝网上热卖的这款产品,黄如喜在看了一下产品所标注的参数之后直言:该款产品并不“护眼”。
具体评析: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功率的数值偏低。”黄如喜告诉记者,这款产品虽然含三个档次的亮度调节,但是产品的功率标注是“5W及以下”。在他看来,这种功率的护眼灯光效有限,时间长了眼睛容易疲劳。对于厂家来说,功率小成本就低。他建议选购护眼灯应该选择功率在9W以上为宜。
“其次在色温方面,这款灯的数值偏高。”黄如喜解释说,低色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暖色光,红色成分较多,蓝色成分较少。反之,偏蓝的冷色光,色温就比较高。根据国标,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色温不宜高于4000K,这款产品标注的灯光色温是“5000K—6000K”,对眼睛不好。
护眼灯另一个重要评判指标是显色指数,这款产品的标识标注上并没有提及。据了解,显色指数通俗地讲,就是衡量光源照射物体后,被照射者本身颜色还原度的指标,通常越接近100表示越能还原本色。
选购秘籍总结
功率、色温、显色指数三个一个不能少
在黄如喜看来,护眼灯其实是商家炒作和营销手段,不过在选购的时候还是有章可循的,那就是要了解清楚以下3个指标:
一是功率,至少要在9W以上;
二是色温,最好在4000K,不宜高出或是过低;
三是显色指数,不能低于80。
最后记住,如果你选购的产品没有相关技术指标的标注,那就不要买了。厂家都不知道参数,你怎么指望其生产出一个合格的护眼台灯呢?
线下调查
护眼概念五花八门 销售解释不清
家长选购没方向就挑贵的
消费评审团记者调查中发现,名目繁多的护眼灯概念层出不穷。在一家商场的灯具销售柜台,这里的护眼灯有的打着“去蓝光”的招牌,有的则以“不闪屏”或是“自然光”为招牌。记者问营业员,这当中究竟有什么区别,对方也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新技术吧。
记者同时注意到,护眼灯的价格悬殊,让人更是雾里看花。同在这个柜台,最贵的一款护眼灯的标价在500多元,而最便宜的则只要30多元。一位正在选购护眼灯的家长告诉记者,为孩子买护眼灯,他也不知道这个灯到底好在哪里,但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价高也许效果更好些。
有请大众评审
入户调查结果 照明问题很突出
曹玮(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
前段时间,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南京地区的5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住宅照明问题确实很突出。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护眼灯产品的时候一定不要追捧所谓的概念,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参数去选购。
希望国家尽早
出台相关标准
吴迪(南京市民):
以前选护眼灯,觉得价格差不多又是品牌的就会买了。真不知道,这其中的名堂还真不少。回家之后要拿家里的护眼灯,对比一下专家提及的参数,这眼睛健康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呀。也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整顿混乱的护眼灯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