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五棵松体育中心外围保障组副组长、万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聂俊杰介绍了冬奥会场馆外围保障的情况。
针对本次疫情,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对有关防疫措施“查漏补缺”,街道27个社区和五棵松场馆同时增设临时核酸检测点,最大程度做到“应检尽检”。
每日对场馆周边重点商圈等进行疫情防控专项检查
“冬奥筹办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但是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聂俊杰介绍,属地街道全力配合闭环管理,前期结合场馆一公里保障范围,编制五棵松场馆外围保障“两环一区一核心”疫情防控指引,设置赛事保障区和华熙商业区物理隔离,备足隔离场所和公共卫生力量,定时对外围区域消毒消杀,确保涉奥人员同社会人员完全分离。
加强相关人员常态化筛查和健康监测,大力推动辖区内新冠疫苗加强针(第三针)应接尽接,目前已累计接种加强针92000余剂;成立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工作组,每日检查场馆周边重点商圈、商务楼宇、重点社区。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街道从快从严从紧做好流调排查管控工作,迅速开展辖区内冷链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聂俊杰说,街道强化对重点行业、人群的常态监管和应急处置,地区27个社区和五棵松场馆同时增设临时核酸检测点,最大程度做到“应检尽检”。
继续强化社区门区管控不放松,坚持当日派单、当日排查、当日管控、当日核酸“四个当日”的防控要求,严格执行数据排查“日清日结”;街道发动地区民情专员和双报到党员,轮流值守小区门岗,确保门区防控安全有序。
此外,针对本轮疫情特点,街道紧抓复工复产,市场防疫不放松,以场馆周边为中心,辐射街道全辖区,重点做好冷链冷库、农贸市场等领域各项防疫措施落实。
场馆及外围部署多台机器人,可测温、互动答疑等
海淀区还发挥科技优势,在场馆及外围部署机器人等智能防疫和服务设施。
场馆内的观众入口处部署12台安全服务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检票验码、身份证、医保卡等任何一种方式,可在一秒内完成身份验证、智能测温等8种检查,实现安全、便捷、快速通行。
场馆外围保障现场部署4台智能服务机器人,为观众提供信息指引、互动答疑服务,配合现场保障人员完成全流程冬奥讲解等工作。
场馆外围广场增设2台全息凝视摄像机和3个可变焦摄像头,实现对广场全方位高清监控,及时捕捉突发和敏感事件,大幅提升应急指挥动态掌控能力。
“此外,依托海淀科技优势,着力建设智能化冬奥小区,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目前已经完成场馆周边一公里范围内所有涉奥小区的智慧门禁等平安智慧项目建设,保障社会面安全稳定。”聂俊杰说。
据介绍,万寿路街道对场馆周边重要保障区实施保障人员实名制落位布图,形成《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外围保障方案》,作为全市冬奥外围保障方案样板,已译制成双语版提交国际奥委会审议。
同时,街道对接场馆需求,协助场馆运行团队做好运行保障工作。完成场馆西侧华熙内部道路及P5、P6停车场的硬质隔离摆放,助力场馆闭环管理;完成场馆西门及北门的防疫帐篷搭建,助力场馆疫情防控;随时开展扫雪铲冰作业,助力场馆团队顺利通行。
场馆周边增设冬奥城市景观及春节元素布置
在环境整治和城市景观布置方面,万寿路街道在集中整治冬奥周边环境秩序的基础上,协助在场馆周边增设冬奥城市景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在场馆周边道路及南广场防疫帐篷等区域悬挂中国结、红灯笼、灯带,铺设红地毯,增加春节文化元素。
同时,设立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开展“冬奥有我、扮靓京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群众树立“东道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参与冬奥、共享冬奥”良好氛围。
聂俊杰介绍,街道还组织多种形式的冬奥文化宣传活动。开展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系列宣讲活动;组织“我家门前办冬奥”知识问答、美丽家园随手拍、万寿路“冬奥唱起来 一起向未来”群众性主题征集活动,号召地区居民为冬奥尽一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