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换句话说,可能有一大半真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核酸检测会是“阴性”。
无独有偶,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谁是“假阴性”新冠肺炎病人》的文章。文章指出,湖北省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谭伟认为,CT结果非常符合新冠肺炎但核酸检测为阴性的病人大约占30%-40%。
图片来源: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
此外,中国青年报上也发布了一则消息:湖北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赵建平表示,受专家采集方式、技术、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等因素影响,核酸检测的阳性率现在是30%-40%,检测呈阴性不能排除感染新冠病毒,多次检测也不能排除。医生会先行进行临床诊断,对临床表现疑似的病人进行收治,避免遗漏。
也就是说,有些人可能会在数次检测为阴性后,最后检测为阳性。他们无法在最初被定义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意味着他们可能被医院拒之门外,可能会贻误病情,身边人也存在感染风险。
为什么会有“假阴性”检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包括“样品采集”、“病毒核酸的提取”以及“病毒核酸的检测”。每一个步骤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另外,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性能对检测结果也存在影响。目前阶段有一些试剂生产商,情急之下通过所谓“特殊生产审批”的渠道扩大量产,在这种情况下,也应保证试剂的质量控制。
前几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在网络上发出呼吁:建议以 CT 影像学检查阳性替代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目前临床确诊武汉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但据果壳网发布的《假阴性,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逃不开的问题》文章分析,CT检测也会出现多种问题。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里,对鉴别诊断,是这样写的: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此外,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由此可见,要是不上核酸检测,只用患者的症状和CT诊断,是会出现很大的误诊的,会把很多本来不是新冠感染的患者纳入新冠感染。要是被纳入的话,和其他新冠患者在一起,就会发生交叉感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