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认证机构供给侧改革,看看行业大咖怎么说?

《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16-12-26 点击 252 次

导读认证机构如何从供给侧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好问题会激发好的答案,好的答案会促进和帮助认证机构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行业大咖的说法会让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如同醍醐灌顶哦!

  认证机构如何从供给侧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好问题会激发好的答案,好的答案会促进和帮助认证机构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行业大咖的说法会让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如同醍醐灌顶哦!

  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夏清

  在供给侧改革形势下,认证机构作为供给方如何做才能实现供给侧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本人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创新是认证机构发展的根本。认证机构应该用发展战略思维,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认证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改革中占有先机,赢得市场。

  其次,认证机构应有自己的特点、长项,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走差异化的道路,打造优质品牌。

  第三,有些认证机构没有设立相应的研发部门,也没有自己的品牌项目,只是被动地迎合市场,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有必要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人力、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与行业、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平台,创新认证项目,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积极适应新业态带来的挑战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 李国振

  这几年,通过与客户的接触,越来越感觉满足客户需要对认证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传统的体系认证发展到现在已经延伸出好多增值服务,而且在认证行业还发展起很多认证项目,比如社会责任、信息安全等,但通过我们对客户的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不足。

  此次ISO 9001标准换版以后,优化了很多流程,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很鲜明的指导意义,但面对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认证机构在标准、过程等方面还是有很大问题,如何制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标准,如何研究组织特点、行业属性,用什么样的标准去体现行业属性,如何按照标准去制定规范、实施认证,都需要业界人士重新思考。希望管理部门能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引导工作。

  认证服务的流程和套路要去模式化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跃炜

  认证服务供给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认证提供什么服务来满足整个需求,对认证行业来说,最直接、具体的体现就是审核。

  我们现在审核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一个是审核员不清楚组织的特点,不清楚产品的特性,不清楚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对条款的审核基本是固定模式的审核。再一点就是没有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翔实、适宜的方案,做无准备的审核或无声的审核,这样企业对认证的服务体验很不好。

  在此,我提几点意见建议。一是希望能够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牵头,引导认证机构、审核员转变审核理念;二是要扩展良好审核案例和最佳实践的交流平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每年都进行良好审核案例实践活动,希望能把这个活动从深度和广度上再延伸一下,是否可以考虑将一些机构管理的良好实践也纳入进来进行交流;三是建立认证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标准;第四,在服务经济发展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助推认证机构研发创新方面,希望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能牵头,围绕为中小企业服务做研发,开发一些服务产品,让认证为企业服务产生实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认证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 黄世元

  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更多是针对制造业,“三去一降一补”是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认证行业是服务行业,基本不存在“三去”的问题。降成本方面,认证行业面临的问题不应是降成本,而是增加成本。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证行业更多的是补短板,一是补服务能力短板,二是补服务创新短板。

  对认证行业来说,人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以前更多是谈对人员怎么管理的问题,而现在要提高服务能力,人员的素质需要重点关注。因为认证涉及的行业、领域、专业比较广泛,从事认证的人员比较难以孵化,应该从顶层设计方面关注这一问题。

  在服务创新方面,各机构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更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我们希望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搭建沟通平台,在服务创新方面多一些思想碰撞。

  宽进严管,净化认证市场环境

  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提出对管理部门管理思路转变的要求,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等实施主体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发展思路要改变,管理部门也要在净化市场方面有所侧重。

  目前认证行业的改革、创新面临的最主要的困惑是市场混乱,行业要健康发展,认证机构确实负有主体责任,但大的市场环境下,认证机构能做的努力非常有限,比如地方上有搞地区性垄断、打击认证机构的情况,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净化市场的力度,给认证行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政策方面,个人觉得目前政策大方向都没问题。施政的目的就是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强调认证机构要做大做强,实现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那么,管理部门如何帮助认证机构做大做强?一方面是行政审批放开以后要“宽进严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在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出台一些鼓励认证机构创新的具体措施。

  顶层设计应考虑品牌建设

  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副主任 吕华

  随着认证机构准入门槛的进一步放开,认证机构数量大幅增加,认证机构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作用,一个是要充分利用机构自身的优势,以优质的认证服务满足需求端。再一个是认证行业的品牌建设,如果说中国的认证行业有300家认证机构,300个品牌,那实际上就是没有任何品牌。

  认证机构的品牌建设应基于自身特色、优势、服务、产品、人员等要素,用匠心打造。更需要国家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在顶层设计中,将品牌建设考虑进去并贯彻下去。比如借助官方数据,每年公布某一领域相对靠前的特色机构或服务,引导相关领域去寻求与自身相匹配的认证机构,这样的认证服务更有针对性。

  从大的方面来说,打造中国认证品牌,让世界认可,可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认证机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从国家战略上把这盘棋下得更好,是否可以考虑发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作用,搭建一个平台或者设立认证技术研究院,让好的技术和成果与行业共同分享,带动行业、认证机构乃至审核员提高认证质量,让中国的认证品牌实现质的提升。

  在专业化基础上开发增值服务是认证机构的必然选择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海山

  认证机构在经济社会中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基础保障作用,二是创新引领作用。基础保障作用体现在质量保证方面和互联互通方面,通过认证,保证质量,统一标准,进行互认,在不同的国家与区域之间进行互认,为贸易便利化提供桥梁。基础保障与创新引领、提升成长性与资产价值,是认证行业历史传承下来的认证机构的使命与价值。

  按照供求关系最基本的理论,在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与认证机构需求与供给最直接的相关方是企业和政府。企业是认证机构服务的主体。随着企业客户需求的升级,在保证专业化基础之上开发增值服务产品,提高客户的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资本运作,提升客户的成长性,是认证机构的必然选择。政府既是认证机构的监管者,同时又是很大的需求方。特别是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的时候,这个机会和市场需求就更大。认证机构应该从长远角度研究政府需求,配备资源做好智库。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形势下,个人认为,认证机构首先要立足基础业务,确保基础保障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必须着力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研发与创新,搭建创新平台,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为客户及政府提供增值服务。

  加强认证认可标准的设计

  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连俊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来以后,我们在认证认可的标准方面做了两三年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个人认为,针对新的需求,有一些国际标准没引进,或者国家标准尚未制订出来,怎么办?认证认可的标准可以起到补充、过渡的作用。但有一点不足的是,我们在设计认证认可标准的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够。比如,在哪些方面要推出认证认可的标准?它的层级是什么?认证机构自己制订的标准应属于哪一级标准?起什么作用?都需要考虑,也就是说,要加强认证认可标准的设计。

  加强标准的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走出国门去多交流、多参观、多学习,希望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能够借助官方资源和平台,在联络项目、牵线搭桥等方面对认证机构给予帮助。

  加大引领服务领域扩展的力度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主任 王金德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认监委应该加大引领服务领域扩展的力度。目前,我国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是建立在监督抽查的基础上。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个人认为首先应更多地引领认证机构拓展新的领域,比如电子商务领域的认证项目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第二要顺应企业需求,比如上海发电厂要做风险评价,希望依托互联网,对企业的统计技术方法评估一下,如果按照现有的认证项目就会有很大的局限,这也说明企业需要更多的要素来提升其质量。第三是要突出区域特点,比如前两年的“浙江制造”战略联盟以及上海的“上海品质联盟”,都可以借鉴。

  另外,“互联网+”现在非常火,影响很大,这个领域该怎么做认证?如何在互联网体系下去拓展认证,行业需要考虑。如果背离这个行业,或者跟互联网离得太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认证行业可能会跟不上大趋势。

  充分发挥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

  天津华诚认证中心总经理 郑元辉

  天津华诚认证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汽车行业。结合本行业特点,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限定词是“结构性”,汽车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应以供给端的结构为切入点,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优化技术资源配置,通过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从粗放耗能向低碳节能、优质高效转变。从汽车工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愿景来看,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呈现5种趋势:法规严苛化、技术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元化。所以,我们的做法是:集中行业优势资源,主动拓展新兴认证领域;跟踪科技发展动态,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促进知识经验转化,积极参与汽车标准制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技能培训提升。

  认证机构作为认证服务的实施主体,与产品及生产企业接触密切,需要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更该顺应趋势、与时俱进,抓住所服务行业改革转型的契机,从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认证服务手段推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谋求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起到供需双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认证工作

  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繁祎

  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作为认证机构,我们一直在研发探讨一些新思路。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最近几年改革的亮点主要是把整个审核流程采用数据“互联网+”的方式做了改进,目前在认证流程方面从受理到证书颁发全部实现了电子流程化,从流程管理到作业层面也得到了受审方的认可,证书资质和相关信息全部采用电子二维码查询模式,审核组实行组对组评价,便于认证机构更好地分析管理并实时动态地反映一些情况,充分发挥了网络作用,在服务供给方面极大地便利了客户,提升了效率,让用户获得良好体验。但这种改进与目前的管理办法有些冲突,希望管理部门对这件事给予关注。

  同时,也建议监管部门在认证机构的管理上,既要查罚,也要树立优秀的典型。管理部门可以考虑采取服务或创新排行榜等合适的宣传方式,引导和鼓励认证机构树立品牌,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认证机构,正向激励认证机构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推动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认证服务升级版

  北京军友诚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巧云

  行政审批放开以后,认证行业涌入大量认证机构,应该说,这种情况对每个认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都有一定影响。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出路,个人觉得差异化战略应该是当前认证机构发展的一个方向。

  推动差异化发展战略,从认证机构角度考虑,第一是要客观研判形势,找准发展定位。关注国家改革的大政方针,分析认证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以及经济社会释放的需求。第二要优化认证服务布局,夯实发展基础,清楚认证机构自身的基础,找到适合做的业务。第三要加大技术投入,打造特色品牌。第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对于机构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北京军友诚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几年来,立足国防科技工业,一直在夯实武器装备领域的认证检测基础,在支撑国防科技工业方面每年都进行一定的课题研究,同时针对自身专业,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武器装备领域,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认证服务的升级版。

  不忘初心回归本源

  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崧

  关于业内“认证应该往哪走”的困惑,我的观点是:不忘初心,回归认证本源。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认证不单单是认证,要提供更多的价值,但是不是能够真正提供这么多价值出来,需要深思。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是随着需求侧改革进行调整的,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目前的需求侧都有更大的市场。广度方面,目前来讲,有一些是对标准和审核的极大挑战。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在深度方面,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更多的是专注行业,用匠心去经营认证事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劳氏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企业的实际,提供高于企业期望的东西,真正提升他们的产品和管理质量,而不是单单提供一张证书。

  有的企业跟我们反馈,说我们的审核员不仅帮他们拿到了认证证书,而且真正帮助他们节约了很多费用,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下做得最切实有效的事情。

  跟进“一带一路”战略提高认证供给质量

  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分明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认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从供给侧来说,认证行业要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工具,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需求侧来说,认证行业要向消费者传递质量、能力、信用等方面的信息,指导消费选择,引导消费结构升级。这些也是每一个认证机构都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立足于服务转型、传递信任、创新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在响应供给侧改革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帮助认证企业消除技术壁垒;着力加强双边业务合作,实现与国外检验认证机构的双边互认;紧跟认证企业需求,完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公信力,让企业有获得感。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将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在检验检测认证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认证供给质量、水平和品牌公信力。

  去除浮躁,真正思考自身定位

  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副总经理 田茂林

  认证机构的良性稳定健康发展一定要基于行业的特点,围绕认证这一基本主题,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这是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必须把握的一个原则。领域跨得太大,贪得太多,必然影响认证质量。个人感觉,认证行业发展到今天,大家应该把目光放得远一点,沉淀一下,去除一些浮躁的东西,少一些追名逐利,真正去思考自身在所服务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认证机构在去产能方面的作用或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的。从拓展业务角度讲,认证机构要想扩大经营范围,最好应该在认证行业相关的领域寻求发展,因为毕竟认证机构的主业是认证,若广大认证机构偏离了核心的业务范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际上对于认证行业的长远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用创新来推动

  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最终都要落到企业上来,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升上,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类企业应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认证机构服务的客户,就是以各类企业和组织为主体。认证机构作为认证工作的实施主体,要从供给侧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必须有长远的战略谋划,站在高处,识别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从机构管理、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进而促进机构发展壮大,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认证机构如何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那就需要“内外兼修”;对内,修好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对外,汇聚优秀资源协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用创新来推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产生满足供给需要的高质产品,才能提升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快速发展。

  通过服务证明证书的含金量

  东北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蒋宏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认证行业提供了机遇,但反观认证行业,市场上有些认证质量堪忧,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不高。证书背后付出的努力不同,但得到的证书却没有差别。

  所以,我同意大家提议将认证价格分层级设置,有针对性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服务来证明证书的含金量。认证机构要为自己颁发的认证证书的含金量把关,真正担起这种主体责任,这就需要认证机构在实际审核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审慎无私的价值取向来给现场审核下结论。

  同时,在审核的过程中,要理解企业对证书的需求,更要把每张证书当成自己的一张“脸面”,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证书数量而忽略证书的质量。

  依托行业特色和创新能力与认证供给侧需求对接

  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副主任 王献新

  国内一些认证机构是依托政府部门或行业管理背景而组建的,因此在所属行业内多数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此,可从四个侧面进行思考。

  一是立足差异化的战略思维。解决“差异化”的途径要以认证机构为创新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为认证机构松绑,发挥其积极性。

  二是开发行业化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很多认证机构淡化行业背景,实施跨行业经营。其结果是认证数量多但市场影响小,认证分布广但产业集群差,客户流动大附加价值低,发展到今天也呈现相对饱和状态。在某些行业内形成惟一的认证产品、独立的认证品牌、独特的运营模式需要创新,这样才能延长新型认证业务的高价值周期。

  三是基于创新力的管理手段。国内认证机构有必要建立新型认证产品创新中心、建立新型认证产品产业集群,必要时应借助政府、行业、高校、研究院所的力量,强化多层面的深度合作。

  四是设计新常态的认证模式。创新认证模式、增强认证实施程序的多样性是未来认证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与供给侧需求对接的最佳方式。同时要落实“新常态”管理思维,适当放缓新型认证产品的评价速度或评价节奏,从数量型认证模式向质量型认证模式发展。

  客户需求考验审核员的专业能力

  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副总工程师 邓美飞

  从我们目前和客户的接触来看,客户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审核当中,企业的高层也会更加主动地和审核员交流企业的战略方向、目前的管理瓶颈等问题,希望通过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以前可能会遇到企业敷衍应付审核的情况,但现在,如果审核员到企业提不出关键问题,企业会要求认证机构换一个能力强的来。客户的需求对审核员的专业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也更加说明审核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增值服务的重要性。

  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审核员资源比较缺乏,优秀的审核员在新的领域尤其短缺。在认证业务方面,随着市场日益多元化,企业向外界传达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体系认证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作为认证机构,应该努力顺应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业务,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工作,与客户共同进步。


编辑:宋莉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药用复合膜异常毒性检测

塑性指数、耐火度检测

检测防割手套 ANSI

化验养发乳是否含有硝酸银?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