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克林埃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已认证
洁净室综合性能检测
资质:
适用范围:

领域分类:环境_气_其他

检测项目:

详情介绍:



洁净室综合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目   的:

    建立一个关于洁净室(区)综合性能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用以指导、规范检测员的操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洁净室(区)综合性能检测时的作业指导,亦可作业检测人员业务培训教材。

3 责 任 者:

    检测员、监督员、质量负责人。

4 编制依据:

4.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4.2《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

4.3《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

4.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

4.5《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

4.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4.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4.9《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4.10《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 25915.3-2010;ISO14644—3:2005

4.11《药品GMP指南》

4.12《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JG/T19-1999

5 测试指标:

5.1风速、风量和换气次数测试指南

5.1.1 风速

1)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热式风速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前提前确认:该设备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2)测试方法:

A: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中的附录C的C3.1 风量或风速的测试: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取离高效过滤器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宜大于0.6m,测点数不应少于5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B:依据《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25915.3-2010/

ISO14644-3:2005中的附录B的B.4.2.2 送风风量:

风速测点距过滤器出风面约150mm~300mm。测点数量应足以测定洁净室和洁净区的送风量,测点数量取测量面积(以平方米计)10倍的平方根,且不少于4个测点。每只过滤器或每台风机-过滤单元(FFU)的出风面上至少要有一个测点。可使用软帘阻挡对单向流的干扰。

为了获得可重复的读数,每点的测量时间应足够长。对多个测点而言,应记录风速测量平均时间。

C:依据《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中附录D的D.3.1 风量或风速的测试: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应采用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乘积的方法确认送风量,并应取离高效过滤器300mm垂直于气流的截面作为测试平面,将测试平面分成相等的栅格,每个栅格尺寸应为600mm×600mm或末端空气过滤器尺寸,测点应在栅格中心或不应少于3点。每一点的测试时间不应少于10s。应记录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应为算术平均数作为平均风速。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每一点的测试时间不应少于10s。

3)注意事项

热式风速计测定时,手臂应伸直至最长位置,使人体远离测头,避免人体干扰。

5.1.2 风量

公司目前在用的设备为风量罩,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前提前确认:该设备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测试时,风量罩应将整个风口罩牢,风量罩的四边与风口的四周贴住,待屏幕显示值相对稳定后读数、记录。

1)单向流洁净室

a.按5.1.1中第(2)小点方法测出风速;

b.测量单向流的截面积;

c.风量=风速×截面积。

2)非单向流洁净室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每一点的测试时间不应少于10s。在每个末端空气过滤器或散流器处,应采用风口处、风管法、风罩法等测量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每个测试位置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点。全部风口的风量之和即为总风量。

5.1.3 换气次数

换气次数=洁净室总风量÷洁净室容积

 

5.2 静压差测试指南

5.2.1 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数字微压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前提前确认:该设备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5.2.2 测试方法

    依据《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中的附录E的E.2 静压差的检测:

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关闭时进行,有排风时,应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并宜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直至测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室外环境(或向室外开口的房间)之间的压差。

 

5.3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试指南

5.3.1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数字温湿度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前提前确认:该设备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A:依据《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中的附录E的E.5 温湿度的检测:

1)有恒温要求场所的测试

    a.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行至少12h;

    b.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如下表,应选择相应的具有足够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根据由低到高的精度,测定宜连续进行8h~48h,每次测定间隔不应大于30min;

    c.室内测点可在送回风口处或在恒温恒湿工作区具有代表性的低点布置。测点一般应布置在距外墙表面大于0.5m、距地0.8m的同一高度上;也可以根据恒温恒湿区的大小,分别布置在离地不同高度的几个平面上。

具体测点数应符合下表

温、湿度测点数

波动范围

室面积≤50m2

每增加20m2~50m2

温度波动△t=±0.5℃~±2℃

5

增加3~5

相对湿度波动△RH=±5%~±10%

温度波动△t≤∣0.5∣℃

点间距不应大于2m,点数不应少于5个

相对湿度波动△RH5%

2)无恒温要求场所的测试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空调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至少8h。

测点为房间中间一点,应在温湿度读数稳定后记录。测完室内温湿度后,还应同时测出室外温湿度。

B:依据《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中的附录D的D.3.6 温度、相对湿度的检测:

    a.净化空调系统已经运转,并应至少稳定运行1.0h后进行。

    b.将洁净工作区划分为等面积网格,每格最大面积应为100㎡,应每格一个测点,但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个测点。

    c.检测用探测器应设在洁净室(区)内的工作高度,且距洁净室(区)的吊顶,墙和地面不应少于300mm。并应考量洁净室(区)内可能存在的热源的影响。

    d.检测时间应至少1.0h,并应至少6min进行1次(30s)读数、记录。

C:依据《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3部分:检测方法》GB/T25915.3-2010/

ISO14644-3:2005中的附录B的B.8.2 温度检测:

1)一般温湿度检测

空调系统已经运转,各项状况已经稳定。每个控温区至少设置一个温度测点,测点设在制定位置的工作高度,待显示稳定后,记录个测点的温度读数,测量时间不少于5min,每分钟至少记录1个读数。

2)严格温湿度检测

空调系统已经至少运转1h,各项状况已经稳定。将工作区划分成等面积网格具体检测网格由供需双方议定,检测点补少于2个,测点设在工作高度,距设施的顶棚、墙和地面不少于300mm,测量时间不少于5min,每分钟至少记录1个读数。

 

5.4悬浮粒子测试指南

    依据GB/T 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中的5.4 悬浮粒子计数:

5.4.1检测设备及其使用要点

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操作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并提前特别注意:

a.仪器开机,预热至稳定后(至少5min),方可对仪器进行校正,同时检查采样流量和等动力采样头;

b.采样管口置于采样点采样时,在计数趋于稳定后,开始连续采样;

c.采样管必须干净,严禁渗漏;

d.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仪器的允许长度。除另有规定外,长度不得大于1.5m;

e.检测时,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处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5.4.2测试条件

a.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均达到规定要求;

b.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c.单向流,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非单向流,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

5.4.3最少采样点数目和采样次数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不于5次。

a.可按下公式计算。     NLA0.5  ·               ············(1)

中 NL最少采样点;


A洁净室或被控洁净区的面积(m2)

注:在单向流情况下,面积A可以认为是垂直于气流方向上的横截面积。

b.最少采样点数目可从表1查到

 


1  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测试最少采样点数目

面    积

m2

洁 净 度 级 别

100

10 000

100  000

<10

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

2

≥40~<100

16

4

2

≥100~<200

40

10

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

13

≥1 000~<2 000

400

100

32

≥2 000

800

200

63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

5.4.4 采样点布置

a.洁净室(区)采样点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图A1所列所示采样点的布置可作参考上均匀布置;

b.采样点多于5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m~1.5m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

c.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风口。

5.4.6 采样量

      医药工业的洁净室(区),不同洁净度级别每次最小的采样量见表2

2  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测试最小采样量

洁净度级别

采样量,L/次

≥0.5um

≥5um

100

5.66

8.5

10 000

2.83

8.5

100 000

2.83

8.5

300 000

2.83

8.5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药品GMP指南的规定,不同洁净度级别每次最小的采样量:

洁净度级别

采样量,L/次

A/B

1000L

C/D

28.3

     根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每一次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应按下式确定:

       Vs=(20/Cn·m)×100

式中 VS—每个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以 L 表示;

       Cn·m—被测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被测粒径的限值(pc/m3);

       20—在规定被测粒径粒子的空气洁净度等级限值时,可测到粒子颗数(pc)。

:当 VS 很大时,可使用顺序采样法。每个采样点的最小采样时间为 1min,采样量应至少为 2L。

5.4.7 采样注意事项

a.对于单向流,计数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宜向上;

b.室内的测定人员必须穿洁净工作服,并应远离采样点,或位于采样点的下风侧尽量静止不动。

5.4.8 结果计算

悬浮粒子浓度的采样数据应按下述步骤作统计计算:

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

         

              A=(C1+C2+…+Ci)N        ···············(2)

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C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1,2,···,N),粒/ m3

          N——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次。

平均值的均值

   

              M=(A1A2Ai)L      ···············(3)

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Ai——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i=1,2,···,i),粒/m3

      L——某一洁净室(区)内的总采样点数,个。

标准误差

 

   式中:SE——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 m3 

置信上限

                     UCL=M+t×SE       ·············(5)

式中:UCL——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粒/m3  

        t——95%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见表3。

3  95%置信上限的t分布系数

采样点数L

2

3

4

5

6

7

8

9

>9

t

6.31

2.92

2.35

2.13

2.02

1.94

1.90

1.86

注:当采样点数多于9点时,不需要计算UCL。

5.4.9 结果评定

    判断悬浮粒子洁净度级别应依据下述二个条件:

a.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i≤级别界限;

b.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必须低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UCL≤级别界限。

 

5.5 浮游菌测试指南

    依据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中的4.9 测量步骤:

5.5.1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的采样设备为浮游细菌采样器,操作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并提前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a.确认设备已按规定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b.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

c.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5.5.2 检测作业的前置条件

a.检测前,被检测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已经过消毒;温、湿度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b.对单向流,如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前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非单向流,如10 000级,100 000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前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c.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测试

5.5.3采样

1)采样前准备

a.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用于100级洁净室的采样器宜一直放在被测房间内;

b.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c.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再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d.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2)采样程序

a.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动真空泵抽气,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调好流量、转盘转速;

b.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后调节采样器缝隙高度;

c.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

3)最少采样点数目

    最少采样点数目参见5.4.3

4)采样点的布置及空间位置:

采样点布置参见5.4.4,特别之处在于

    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可增加测点。

5)最小采样量

浮游菌测试最小采样量

洁净度级别

采样量,L/次

100级(或A级B级)

1 000

10 000级(或C级)

500

100 000级(或D级)

100

6)采样次数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7)采样注意事项

a.采样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

b.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减少走动;

c.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d.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向上。

5.5.3培养

a.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b.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c.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5.4菌落计数

a.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b.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

5.5.5 浮游菌浓度计算

测点浮游菌平均浓度(个/m3=菌落数/采样量  

1:某测点采样量为400L,菌落数为1,则:平均浓度= 1/0.4 =2.5(个/m3

2:某测点采样量为2m3,菌落数为3,则: 平均浓度=3/2 =1.5(/m3)

5.5.6 结果评定

a.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均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关于细菌浓度的界限,判定合格。

b.若某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都合格,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5.5.7 注意事项

a.使用前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培养基及培养皿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

b.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管的污染和其他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c.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d.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或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

 

 

 

5.6 沉降菌测试指南

依据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中的4.5菌落计数:

5.6.1 方法概述

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5.6.2 检测作业的前置条件:同5.5.1。

5.6.3 采样

1)最少采样点数目和最少培养皿数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参照5.4.3;最少培养皿数可按下表确定。

沉降菌测试最少培养皿数

洁净度级别

所需j90mm培养皿数(以沉降0.5h 计)

100

14

1 000

5

10 000

2

100 000

2

2)采样点的布置和空间位置:

a.医药工业洁净室(区)采样点的布置:参见5.4.4。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可增加测点;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略高于工作面;

b.非医药工业洁净室(区)采样点的布置和空间位置: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点。

3)采样方法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置于采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4)培养

a.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倒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b.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c.每次至少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5.6.5 菌落计数

a.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否遗漏;

b.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5.6.6 平均菌落数的计算

      M=M1+M2+……Mn/ n

式中:M——平均菌落数;

M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n——n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5.6.7 结果评定

a.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b.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c.若某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5.6.8 记录

a.采样记录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

b.培养记录中应记录培养的起止时间、培养温度和观察结果。

5.6.9 注意事项

a.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b.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c.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d.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e.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定物的区别。

 

 

5.7 室内噪声测试指南

5.7.1 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噪声频谱分析仪,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并提前在使用前确认: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5.7.2 测点设置

A:依据《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中的附录E的E.6 噪声的检测:


 

 

                    噪声测点布置图

测点距地面高1.1m。洁净室面积在15m2以下者,可只测室中心1点;面积在15m2以上,除测室中心1点外,应再测对角4点(如上图所示),距侧墙各1m,测点朝向各角;测点高度距地面1.1m。

当为混合流洁净室时,应分别测定单向流区域、非单向流区域的噪声。

有条件时,宜测定空调净化系统停止运行后的本底噪声,室内噪声与本底噪声相差小于10dB(A),应对测点值进行修正:相差6 dB~9dB(A)时减1dB(A),相差4dB~5dB(A)时减2B(A),相差3dB(A)时减3dB(A),相差小于3dB(A)时测量值无效。

B:依据《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中的附录D的D.3.7噪声检测:

检测点宜距地面1.1m-1.5m,距墙应大于3m;检测点的布置宜按洁净室(区)面积均分,宜每100m2设一检测点。

5.7.3 说明:

HS5671型噪声频谱分析仪为带倍频程分析仪的声级计。一般只测A声级的数值,必要可按中心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的倍频程检测,测点附近1m内不应有反射物。声级计的最小刻度不宜低于0.2dB(A)。

 

 

 

 

5.8 照度测试指南

5.8.1 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照度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并提前在使用前确认: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依据《洁净室施工及验证规范》GB50591-2010中的附录E的E.7照度的检测:

5.8.2 测试的前置条件

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趋于稳定之后进行,并且荧光灯已有100h以上的试用期,检测前已点燃15min以上,白炽灯已有10h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燃5min以上。

5.8.3 测点布置

测点平面离地面0.8m,按1m~2m间距布置,30m2以内的房间测点距墙面0.5m,超过30m2的房间测点距离墙面1m。

5.8.4 说明

洁净室照度只测定除特殊局部照明之外的一般照明。

 

5.9 污染泄露测试指南

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5.9.1 测试设备及使用要点

本公司目前在用设备为热式风速仪,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前提前确认:该设备已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状态完好,备用电池足够。

5.9.2检测方法

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其洞口处应有合理的气流流向。用热式风速计检测等级高的洁净室至等级低的洁净室之间的风速,风速应大于0.2m/s。 


下一篇:无

上一篇:生物安全柜检测

进入机构
客服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