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6起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作弊器”、闪现、“神同步”、“移花接木+无中生有”!)

北京日报 2023-09-27 点击 170 次

导读弄虚作假

  2023年9月22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重拳打击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通报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涉行政处罚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北京市重拳打击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新闻发布会。按照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门部署,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开展了集中专项整治。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6起涉行政处罚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有关情况。

  下面,请赵志威总队长通报具体案例。

  赵志威(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向大家通报一下北京市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的相关执法工作情况。

  近年来,第三方服务机构逐渐成为生态环境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然而,少数第三方服务机构受利益驱动,“动歪脑筋”“钻空子”,主动或被动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不仅严重扰乱第三方服务市场秩序,也误导排污单位污染治理,影响环保决策。

  按照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门工作部署,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高级人民法院等部门,聚焦环境影响评价、设施验收、环境监测、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重点领域,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开展了集中专项整治。现就6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案例1:明知车辆排放不合格,“作弊器”辅助通过检测

  2022年4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对北京昌金顺机动车检测公司开展远程执法检查,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一车辆在过检时,其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也就是OBD,接口处连接着一个“小盒”。这一情况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觉,执法人员立即前往检测场开展检查。

  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发现检测场已为该车辆出具了排放检验合格的报告。为进一步核实问题,执法人员叫回了可疑车辆,发现返回车辆OBD接口处的可疑“小盒”已被移除。执法人员随即组织复检,发现该车辆的OBD检查信息有多项指标不满足检验时的车辆状态要求,根本不符合检测标准。在相近的时间内,同一辆车先后两次检验,用的是同一种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明显不符合逻辑。

  随后,执法人员顺藤摸瓜,调取了车辆检验时的现场录像反复观看和对比,并对涉案车主、检验员进行了详细询问,认定“小盒”就是OBD屏蔽器,它能使检测设备无法读取车辆真实的OBD检查信息,从而使不符合检验状态要求的车辆蒙混过关,获得检验资格并通过检验,转为“合格”车辆。面对执法人员出示的录像、数据传输记录等证据,检验员坦白,在检测过程中,他就看到了车辆外接有OBD屏蔽器,也知道它的作用。但为了招揽客户、赚取利润,不惜牺牲社会效益,出具了车辆检验合格的虚假报告。

  案件进展:“昌金顺”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据该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生态环境部门对该单位处叁拾万元罚款。“昌金顺”不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决定,先后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二审诉讼请求均被驳回。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作为检测机动车尾气是否达标的重要机构,是控制移动污染源污染的“关键一道闸门”,若其检测过程弄虚作假,对使用作弊手段的车辆视若无睹,使得检测监督形同虚设,放任尾气超标的机动车上路,必然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借助科技手段开展精细化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严厉查处和打击。

  案例2:超标排放却出示了“达标”的检测报告

  2022年8月10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对顺义区某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组织对其排放的水污染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项水污染物严重超标。

  执法人员随后依法开展调查。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该企业拿出了一份水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检测报告,声称8月10日当天,该企业还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北京中天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云测”),对排放的污水进行了采样,“中天云测”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该企业排放的8项水污染物全部达标。然而,报告中的几处异常情况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

  异常情况1:执法人员调取物流信息时发现,“中天云测”于2022年8月11日签收了废水样品,但根据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8月10日就已经完成了部分指标的检验,检测化验时间早于样品签收时间。

  异常情况2:按照国家标准测算,完成8项污染物的检测所需的废水量至少应为3250ml。但“中天云测”内部记录显示,检验消耗的废水样品量为2225ml,不到国家标准推荐量的70%。并且执法人员在物流信息中发现,“中天云测”通过物流接到的废水样品仅700ml,送检水量远远少于实验样品所需消耗量。

  异常情况3: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在分析化验记录中签名的检验员王某承认,本人实际并未参加检验工作。

  案件进展:综上,执法人员认为,这份检测结果为合格的检测报告并不“合格”,不能真实反应该企业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顺义区某企业水污染物超标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责令该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处贰拾万元罚款。另外,针对“中天云测”涉嫌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已将相关线索移交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案例3:1分钟闪现20公里外,不采样也一样检测

  2023年3月,受房山区某储油库委托,中环华信环境监测(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华信”)对其油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并出具了储油库17个易泄漏点位油气排放全部达标的检测报告。

  奇怪的是,生态环境部门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通过调取该储油库进出场记录、监控视频等发现,检验当天,“中环华信”的检验人员并没有出现在储油库。

  为了弄清楚情况,执法人员按图索骥、开展倒查,调取了“中环华信”采样记录表,发现中环华信弄虚作假行为绝非个例。采样记录显示,2022年12月31日11:59,检验员张某、李某在海淀区民族大学附近一家饭店开展采样;而仅仅1分钟后,两人又“出现”在了直线距离超过20公里的顺义区后沙峪一家饭店采样。在记录里,这样的“闪现”情况,出现了不止一次。2023年1月7日7:28,检验员张某、李某在大兴区旧宫镇一家锅炉单位采样,3分钟后,两人又在直线距离超过15公里的海淀区西三环中路一家锅炉单位进行了采样。检验活动轨迹明显不合理,违法行为显而易见。

  案件进展: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时及时取证,保全现场执法影像资料,构建了完整的证据链条。并将相关线索、证据移交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该单位改正违法行为,处三万元罚款。

  案例4:俩锅炉房的6份检测报告瞬时状态“神同步”

  2023年2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在搜索过程中,延庆区2座锅炉房的废气自行监测报告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

  这2座锅炉房在2022年1月至3月间,每月委托北京秦盛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盛达”)进行锅炉废气检测,共出具了6份检测报告。把6份报告放在一起,执法人员看出了问题。

  采样时间、人员、数据高度雷同。2022年1月10日出具的2份检验报告中,2家锅炉房的采样时间、采样人完全一致。6份检测报告中,检测设备打印数据条上记载的瞬时动态参数完全一致,涉及烟气温度、含湿量、排气压力等指标,且锅炉烟温只有28.5摄氏度,明显不合常理。

  手工记录原始数据与检测设备打印数据不一致。执法人员查看检测记录发现,“秦盛达公司”出具的2022年2月28日的检测记录中,3次一氧化氮(NO)检测结果分别为18mg/m3、16mg/m3、17mg/m3,二氧化氮(NO2)检测结果分别为9mg/m3、15mg/m3、8mg/m3。根据这组数值,最终计算出来的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应为37mg/m3,已超过标准限值(30mg/m3)。然而“秦盛达”的检测人员“大笔一挥”,直接将数据改为21mg/m3,检测结果瞬间变成了“达标”。

  案件5:“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检测数据造假成常态

  2023年年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收到线索,称北京京环建环境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京环建”)存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执法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了多处疑点,随即前往“京环建”服务的排污企业,调取相关监测报告及原始记录,组织专家开展会审核查。

  经专家认定,“京环建”大量监测报告存在篡改、伪造数据的情形,造假手段之多、频次之高触目惊心。截至目前,已查明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环境监测报告共70余份,涉及排污单位20余家。

  造假手段1:“移花接木”型。2022年2月,“京环建”受房山区某排污企业委托,对其工业炉窑排放污染物实施监测。在“京环建”最终出具的监测报告中,氮氧化物(NOx)浓度为94mg/m3,低于标准限值,排放达标。但执法人员调取现场监测原始记录进行比对,发现原始记录中显示NOx浓度为194mg/m3,超过标准限值近一倍。显而易见,从不达标到达标,检测机构最终出具的监测报告是人为制造的。

  造假手段2:“无中生有”型。2022年10月,“京环建”受委托为朝阳区某加油站开展监测,该公司派采样员胡某、刘某赴该加油站实施采样。在“京环建”最终出具的监测报告中,30余项监测结果均达标,采样时间覆盖两天采样时间的早、中、晚三个时段。看似没有问题的一份监测报告,当执法人员调取加油站现场监控录像时,却发现两名采样人员仅在现场停留了2个小时就离开了,此后再未返回,实际停留时间与监测报告中提到的采样时间有较大出入。此外,执法人员通过调取其他单位监控视频,发现本应在该加油站实施采样的胡某、刘某出现在了距离10公里外的一家餐饮企业开展监测活动。显而易见,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大多属于凭空捏造,采样人员实际并未现场进行采样。

  案件进展:由于该案涉嫌刑事犯罪,依据行刑衔接工作机制的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案件相关线索移送市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案例6:车不出力、人“出力”,帮助不达标车辆蒙混过关

  2023年4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巡查,在抽查火天禄马(北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天禄马”检测场)时发现,按照操作规范,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远离测功机,但是工作人员却一直站在测功机盖板上,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

  执法人员调取监控录像发现,有4辆柴油车在该公司进行排放检验,初检结果不合格。复验时,辅助检验员向底盘测功机盖板内插入了不明物体,并站在其上方直至检验结束。随后这4辆车就顺利通过了复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带着线索和疑问,执法人员到该检测场进行了现场检查,查看测试传感器、询问工作人员,最终发现了这4辆柴油车复验合格的“秘密”。

  原来,车辆复验时,辅助检验员在测功机力传感器上方插入了一根长螺丝,检验过程中用脚踩住长螺丝,通过人为干扰底盘测功机力传感器,增大了测功机力传感器所测扭力,进而提高上线车辆测得最大轮边功率,让这4辆车顺利“过关”。

  轮边功率是车辆排放检验的重要项目,只有在轮边功率达到车辆额定功率40%以上时,污染物排放测试结果才真实有效,否则就将导致车辆在“不出力”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无法真实反映正常运行状况下车辆的排放情况。检测场的辅助检验员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人为干扰,帮助排放不合格的车辆蒙混过关。他们没想到的是,执法人员却从其反常的举动,顺藤摸瓜,揪出了检测场的违法行为。

  案件进展:“火天禄马”检测场人为干扰检测设备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据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生态环境部门对该单位处贰拾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壹仟壹佰贰拾元整。

  少数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对检验数据弄虚作假,使不合格车辆通过尾气排放检验,让“带病车”上路,把对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推给了社会。对这样“损人利己”的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将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生态环境部门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发现相关问题及时移送线索及证据,合力推进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专项整治,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对弄虚作假行为形成严厉震慑,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强保障。

  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谢谢赵志威总队长。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媒体问答

  北京日报记者

  刚才这些案例虽然是个别的行为,但是危害性比较大,看到他们手法也是比较隐蔽和专业的,针对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应对的具体举措?虽然这种行为不多,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去冒这个险,是违法成本太低还是怎么样,可以说一下具体的原因吗?谢谢!

  赵志威(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当前,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强化了排污者自我管理的主体责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以专业和技术优势,通过市场的机制,为排污者提供专业服务,在这同时我们也要求第三方服务机构更需要担负起守法、公正的责任。像刚才通报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少数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使用“作弊器”干扰检测结果视而不见,“无中生有”编造数据、把超标数据篡改为达标,帮助部分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严重扰乱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秩序,这些都背弃了初心,破坏了规则。

  近年来,我们在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环评服务机构的执法检查中,也查处了不少违法违规问题。从2021年到2022年,本市生态环境部门就对24家次年检场进行了立案查处,处罚金额370余万元,对28个环评报告编制不规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今年年初,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的统一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高级人民法院,这5家单位联合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聚焦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设施验收、碳排放数据管理这些领域,对弄虚作假行为开展整治。

  在执法方式上,主要采取大数据分析手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生态环境部门利用机动车排放检验监控平台倒查机动车检验数据,利用排污许可平台、环保自主验收管理平台,这些数据平台追溯监测报告的真实性,挖掘问题的线索。对发现的问题全部依法进行了处理,并将有关问题、线索等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下一步,根据本市统一部署,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将分领域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大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整治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在这里我们也提醒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不能有侥幸心理,做逃避污染行为的帮凶。大家要充分认清自身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认真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树立和坚守职业道德,自觉加强行业自律。将自身的专业优势用对地方,真正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污染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尽应尽之责。

  关于刚才记者问到的为什么这么大的力度还有人去以身试法,主要是有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还有就是受利益驱使。像通报的这些案件中有不去现场监测,直接出报告的行为,明显是为了降低成本抢占市场。现在市场上第三方机构比较多,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刚才赵志威总队长再次强调,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务必要充分认清自身的法律责任与法律风险,认真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树立和坚守职业道德,自觉加强行业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才能真正为污染治理和提升环境质量尽责尽职。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张圣斌
[来源:北京日报]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PVC彩色 色圈 就像吸管一样的那种 15phA. SCCP. Organotin这三个可以做吗

产品要做做QMAX测试

舞台灯CQC认证证书检测

各个单品校服检测项目:纤维含量、PH值、甲醛含量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