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职检验到专业化质量检验
广东华量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2020-09-29 点击 390 次
导读十九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勒主张计划和执行分开,创立了泰勒制度,因而开始推行专职检验。
自此质量管理发展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分析阶段、全面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每一阶段专职检验的职能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依据企业的规模、产品的质量特性和过程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质量检验的模式也是不相同的,这里以我所在的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简要谈一谈一种专业化质量检验模式。
专职检验的职能常常用“死后验尸”来形容,包含了过程工序和成品检验,但无论是哪一过程,都是事后检验,通俗地来说:仅仅是针对实物质量。
有些企业检验员只清楚实物的各种符合和不符合。针对不符合,通过记录或MES等信息化手段传递相关部门或层级进行评审处理方案,这种缺陷处理方式效率低,且除了叫停的产品,检验不到的产品仍在持续的流转,过程控制存在很大的风险。
另外,对于一些体系不健全或者执行力不是很好的企业,出现不符合品,并不懂得系统性的分析思考,而且会以成本为由,对于大部分不影响性能的不符合进行让步放行,如果工艺或过程改进再跟不上,这一系列操作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又何谈高质量发展。
在这种低效率、高风险的检验模式下,专业化质量检验模式应运而生,在不同的企业可能有着不同的叫法,但基本的模式都有共同的特点:(1)检验员不再只是进行实物复检,更多是针对他所负责的检验模块的过程检验,如清洗专业检验员,既要精通实物状态的符合与否,也要精通清洗过程的符合与否,发现实物清洗不符合,紧接就要对清洗过程复查,针对过程不符合,立即叫停,并利用自己的清洗专业知识协助整改;(2)对检验员的知识面要求更高更专业,从原来的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转变为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3)过程和产品问题的沟通改进的环节由原来多环节直接变成FTF(面对面)环节,效率更高,风险更小;(4)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原来细分的质量岗位各司其职固然很好,但岗位一多,环节一多,沟通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将是企业不小的一份成本损失。而这种模式不同的是,现场工艺过程改进、相关检验的职能可以融合,过程检验的工作由原来的单一性转变成多样性,其积极性和使命感会增强,更有利于质量的控制提升。有朋友会疑惑:一旦增加检验职能,不合格的产品要是因漏检流出企业,势必引起客户的强烈抱怨。笔者认为,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还是没有从“生产就一定会产生不合格”的误区中走出来,这样的风险我们是可以控制的,出厂检验短期内必须要有,但存在的价值不再只是控制不符合流出,还有检验内部传递,给过程检验员提供关注和改进方向,相当于形成一个高效且专业的良性循环,待这种机制的成熟度达到一定程度,过程的零缺陷汇总在一起就是出厂产品的零缺陷。
对于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执行力决定着变革的成败,刚开始坚持会很迷茫和痛苦,但迷茫和痛苦之后将会是一片彩虹。
欲了解更多,点击进入 广东华量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