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已经达到39472家、营业收入突破2800亿元、每年出具报告达到4.28亿份。然而在这些喜人的数据背后,却蕴藏着一系列的危机和隐患。其中之一便是大量虚假报告充斥着市场。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的张世鹤处长以《检验检测报告编号上传,提升检验检测行业规范性和公信力》为题,深入浅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析。我要测网编辑将其进行整理,以下为发言稿全文。
发言稿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大家上午好!接下来由我做一个报告。简要介绍一下,本报告主要针对行业普遍反映比较多的、今年总局新的要求。要求各个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近期开始上报检验检测报告编号,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检验检测行业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出台该政策呢?昨天论坛上领导也介绍了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情况。截止到去年底,我们国家已经有39472家检验检测机构,都是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营业收入突破2800亿,每年出具的报告达到4.28亿份,从业人员有117万人,总体来看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确实已经非常庞大了。近几年可以看到每年新增3000多家机构。为什么有这么多新机构进入到市场中呢?主要是因为整个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地增长,很多年前我们就说检验检测是一个朝阳产业。
去年来看,2018年增长比前几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18%。近几年增长更快,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印象,这几年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整体的GDP增长有所放缓。检验检测行业作为一个既是传统又是新兴领域,它的发展确实非常快。去年达到18%,这是整个行业的增长。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传统领域,能够达到这么快速的增长,这说明了检验检测确实大有可为。
但是从政府监管角度来说,整个行业不断地进行规模的扩充,新的机构不断进入这个市场。这3000多家机构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而且大多数是新成立的,没有一定的基础。新的机构进入到行业之中,监管角度也面临着一些复杂的问题。
市场规模在扩充,直接体现在检验检测机构的产品之上。检验检测报告的数量增长非常快的,2018年的时候一年就出了4.28亿份检验检测报告,不考虑节假日周末情况,每天有117万份检验检测报告流入到市场,在各个环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4.28亿份是不是就是实际生产了这么多报告呢?我相信远远不止。
这个绝对数量并没有体现在统计当中,可能有些机构有瞒报漏报的现象。所以检验检测行业从市场监管角度来说,还是处于弱监管的状态。至少在检验检测报告的过程中,有一些特殊领域,他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检验检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光是检测报告要实时上传,很多检测过程的检测数据都要实时上传,甚至出报告之前,有些领域监管部门要审核以后才能出报告。相对其他特殊领域的模式,市场监管总局对整个检验检测基本条件CMA制度来说,在检验检测报告这个环节,确实是属于弱监管。
我们的市场规模不断地在扩充,但是进入的机构数也非常多。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监督的范围非常大,所以导致了有一些领域出现了虚假报告。为什么说在市场规模18%增长量的情况下,还有一些市场认为竞争非常激烈?检验检测行业有它本身的特殊性,如果说检验检测行业自成一个整体行业的话,也不过近十几年。从国家层面也是2011年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快推进高技术服务业》里,首次提出将检验检测作为一个单独的服务业来看待,并且是国家要重点推动的。包括现在也是,不同的领域确实差异也非常大,在市场监督中,还要再详细分析为不同的领域,比如传统的建工建材、环境监测、食品农产品、机动车、环检、安检。如果把它作为传统领域来看,每年的增长不到9%,只有整个市场规模的一半。像电子电器,能源、软件信息化,如果把这些算作新兴领域,行业的增长就达到了20%以上。所以每个不同的细分领域增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往往新设置的机构,扎根在传统领域比较多,导致传统领域对实验室、检测机构的条件等方面的要求略低一些。所以很多机构都涌入在这几个领域。传统领域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出具很多虚假报告,社会也反映这些领域有问题。
总局专门发了文件,重点在相关的像机动车领域、环境监测领域等都加大了监管力度。包括各省市县,机动车安检、环检都是百分百覆盖必查的。像环境检测至少达到50%的覆盖率。我们已经开始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不同的监管,这也是符合双随机的精神。去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有39000多家,估计保守现在已经接近42000家机构了。虽然不是说全随机,但是肯定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随机,那么条件如何去判定?需要各方面的数据去归纳。所以互联网大数据在监管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新的市场监管总局要求2019年起各检验检测机构定期上传大家的报告编号。
这个要求在现阶段也是服务社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不考虑检验检测从业人员,我们作为社会公众、消费者,现在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相信大家都有网购的经历,网购的时候肯定会关注产品质量怎么样。当有些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在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公众会对产品质量存疑。所以检测报告是很重要的作用。包括现在很多大网购平台都要求入驻销售的产品有检测报告,特别是食品。所有的必须有相关的检测报告。但是这些检测报告是不是都是合法出具的?是不是数据准确的?据我所知,很多检测报告真的是PS。
新的现象对检测机构也是一个冲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去识别。如何有效去识别这些报告,成为了社会新的需求。做好检验检测报告编号上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拿到这个报告可以输入编号,看一下有没有在数据库里,没有我们就视为是假的,但是能查到编号的,是不是就可以解决真假了?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说这个动作出来以后有些人也存在质疑。是不是这个平台通过查询编号就能证明是真假呢?肯定是做不到的。
只能说这是最便捷、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比如说人民币到现在多少年了依然有假币,那如何辨别它的真伪,有各种方式。现在都说网购,包括手机支付,去银行不多了。我前一段时间去银行,看到柜台上贴了一个很醒目的通知,如何鉴别人民币的真伪。它也是通过人民币的编号来搜索,建李立一个平台,从人民币的角度来说这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不一定说输入的号、能查到的就是真的,有可能伪造人民币的全都用一个真号。但是从监管角度来说,如果多次重复查同一个编号,那就可以断定该序列的人民币有问题。同样一个道理,检验检测报告也是通过大数据来搜索。如果搜某一个机构的报告老是搜不到,我们就认为这个机构有问题,没有如实上报检测报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倒查检验检测机构,延伸出来第二个需求,就是检验检测监管的需求。
检验检测发展太快了,每年10%的增长,但是监管人员不可能10%的增长,这是不现实的。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从这个方面着手,我们也希望借助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后台分析哪些机构可能有问题。
这是我们之前发现的,包括这次要求上传报告编号发现的问题。仅仅针对检验检测报告编号,现在没有要求报告本身上传,针对编号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很多检测机构出现了检验检测报告编号完全无序,没有任何的逻辑。
正常来说从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的角度,检测报告按理说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通常来说我们设一个年份、设一个领域,实验室处于不同领域、不同部门都有一个编号,有一个流水号,我们也好管理。现在有些机构完全无逻辑的编号,而且有些国内知名大型的机构也出现这些问题,完全没有逻辑。
第二个是报告编号超长问题。全国一年才4.25亿份检验检测报告,有的机构出报告编号出几十份还带字母的,就是让客户相关方很难去查。为什么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有些检验检测机构有多个检验检测报告库来应对监管。
我们检查一个国内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机构,去的时候他说他们全是信息化管理,所有数据调报告,监管部门随机抽就行了。虽然一般都是随机几十份报告抽,但是我们掌握了一份他们本身有问题的报告,在库里怎么都找不到,专家反映他们的报告完全无序、无逻辑。无逻辑有什么好处?就是机构自己说有多少份报告就有多少报告,监管部门不知道。机构给出一3000份的报告库,告诉监管部门他们的报告都在这里,进而规避监管。这个怎么解决?
有一种方式就是强监管,检测机构所有的报告都接入监管系统,有些部门是这样做的。因为各个领域确实不一,目前阶段肯定不适合这种强监管模式,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引入检验检测报告上传的模式也是希望客户倒逼。既然机构出了那么多份报告,只有一小部分上传到系统里,那总有一部分没有上传的。我们想推动客户、利益相关方来查询,进而倒逼检验检测机构。相关方查不到的时候肯定会找到检验检测机构。那检验检测不得不把报告编号上传,纳入监管范围内,解决有些机构通过取巧的方式规避检查。
这个工作也是新的市场监管总局职能定位的任务。新的市场监管总局现在有规范指导行业发展的职能,这是针对检验检测整个行业规范指导的功能。如何更好的去引导行业的发展?需要对整个行业有更有效的了解,目前从市场监督部门来说掌握在许可信息,包括年度检验检测统计信息,这都有一些宏观分析。但是更加接近业务发展的数据还不够掌握。通过检验检测报告编号上传,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角度来看,能够更好的了解各个机构的业务发展的情况。
了解大家检验检测报告出具的情况,哪些领域出的报告多了,包括监督检查很重要的条款,检测机构的资源匹配度与其业务量是不是匹配。比如说机构有10个人多少设备,一年能出多少份报告,是不是超出了。实际情况是有一些机构存在这种情况,检测机构的人员、仪器设备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出的报告数量。为什么把报告都纳入进来?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监管总局的后台监管,然后自动匹配。有些从事某种领域的,可以分析这个领域的设备人员数量能不能支撑这么多报告。以往在检查中也发现过这种情况,有些行业机构通过多个库的形式来规避,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
目前来说系统上线之后支持2016年以来的检验检测报告,首批上传1.9亿份。
简单说一下查询的界面,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有一个“服务”专栏,下面有一个叫“我要查询”。在“我要查询”下面是总局的各个信息化的入口,其中在检检验检测这一块,也有十几个入口,其中有一个叫做“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点击这里就可以查询。
这是查询的界面,查询信息基本上输入编号就可以出现检验检测的名称、编号,包括报告的发放日期。监管总局加了一个检验检测报告发放日期,规避了一些PS的情况。
再一个可以查询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书信息,目前国家级关联度更多一些,现在我们是两级发证,下一步把省级的信息逐步纳入进来,更便捷的查询各个机构的基本情况。范围限于CMA体系覆盖内的检验检测报告,说白了盖CMA章的报告需要上传,不盖的不需要,要不要盖章肯定是机构去判定。目前来说定位是CMA体系覆盖内的,像科研、教学内部体系控制的报告就不要上传了。
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总局需要加大报告的采集力度,确保数据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结合监督检查机构是不是如期上报报告。考虑到有些机构数据报告量确实很大,现在是表格导入的形式导入,有些机构出几十万、几百万份报告,光导入就是很大的工作量,这些机构也有意愿把他们的信息接入总局的。现在信息中心也在主动对接做一个接口。
有些机构信息化程度高的,可以直接联入监管总局的系统,实现实时上传。总局也鼓励这种形式,因为不能强求所有的机构信息化跟我们对接,尽量降低企业的成本,不给企业添麻烦。有企业主动我们也做好相关的对接,对于企业来说整个业务流程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透明化的输送。
持续优化查询的系统,包括页面,为了更加方便的让大家查询,扩大查询界面,允许第三方平台对接我们的库。第三方公益平台都可以跟大数据平台做对接,尽可能的把渠道向社会推下去。综合市场监管总局可能要出的新的文件,要求在证书上加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机构实时发的信息,包括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在检验检测报告上加印二维码方便扫描,让客户更快的了解检验检测报告的真伪。
其实各种方式都是为了使整个检验检测,相对来说检验检测报告,检验检测机构运行的最终产品能够在社会监督下,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一步去规范这个市场,包括PS的,包括不检测,包括虚假的检测报告规避出去,来净化检验检测的市场。
只要有一个健康规范的检验检测的市场,优秀的机构才能不断涌现出来,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现在有些传统领域,已经存在有很多机构反映的问题,有些好机构反而难以生存,希望通市场监管总局、各部门去推动这项工作进行,目的就是规范这个市场,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
尽可能服务,便于消费者去查询,也希望各个机构能够理解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动机,希望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现在的平台是随时上传,要求每季度必须上传,这是硬性要求,要定期上报有关信息。所以不如实、不定期上报的,监管总局会按照要求会处理的;鼓励大家实时,系统支持随时上传,这既有利于消费者了解机构,对于客户来说你上传了客户对你更加信任,市场监督部门也对机构更加信任,好的机构才能涌现出来。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下,现在行业发展也很快,如何去才能更加规范更加有序的快速发展。
-------------------------------END-------------------------------
限时免费直播课程
点击图片报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