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别让机动车检测机构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中国汽车报 2016-07-07 点击 193 次

导读不久前,环保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发现,部分检验机构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检验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不及时,检测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6月20日,三部委公开通报了山东、辽宁、广东、山西、河南共5省19家违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不久前,环保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发现,部分检验机构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检验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不及时,检测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6月20日,三部委公开通报了山东、辽宁、广东、山西、河南共5省19家违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事实上,近年来机动车检验机构违法违规事件屡屡发生,甚至有专家称,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弄虚作假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相对环保部通报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违规行为,诸多媒体暗访发现的检测机构违规操作甚至排放数据造假等违法问题,显得更加严重。

  去年9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曾曝光了山东多家“只要交钱就能过”的机动车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经过当地相关部门检查和处理后,一度引起全国各地对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视。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在此次三部委的监督检查中,仍然发现19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违规行为。

  在国家重视、民众关注大气污染防治的当下,为何仍有检测机构敢于顶风作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违规甚至违法操作?为何在媒体不断曝光、相关部门多次要求整改之后,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笔者认为,环保部门一味追求新车排放高标准,对在用车排放没有科学的分级标准,以及检测设备和操作规程的合法合规没有被足够重视,是违法违规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较快,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淘汰黄标车之前,道路上还行驶着从国一到国四以及部分地方第五阶段标准的车辆。时隔两年,国家再次提出加快推进国六标准制定和加快推进全面实施国五标准的工作,不得不感叹新车排放标准升级速度之快。

  然而,在目前1.7亿多辆保有量的在用车市场中,即使每年新增车辆全部为国五及以上标准,按照每年2400余万辆的新车销量和6%~7%的增长速度,其在整体保有量中占比也不算高。而对于在用车的管理,环保部门还沿用车型、载重和年份的简单分类方式,没有根据不同车况对车辆排放进行等级划分,这直接导致在用车检测标准与新车国标严重脱节。再加上各地急于淘汰老旧车辆,催生了一些由于年份问题或年份未到却车况不佳面临淘汰的车主的“过关”需求,从而结成与“黄牛”及检测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条,最直观的表象就是“只要交钱就能过”。

  另外,一些检测机构购买的环保检测设备本身就存在违规操作、违法造假的漏洞。一位曾参与机动车环保检测专项检查的专家向笔者透露,他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家检测机构的设备屏幕上公然显示“是否选用假数据”的计算机对话窗口,且该类设备制造商竟无国家颁发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在前有利益诱惑,后有设备漏洞的情况下,检测机构的违规自然不是个例。

  笔者认为,治理大气污染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尾气排放检测应得到足够重视。杜绝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违法违规问题,需要从监管、标准和制度等多方面共同解决。首先,环保部作为检测机构的主要管理者,应从监管方面负起责任,光靠一时地抽检解决不了问题,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和抽查应常态化。其次,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并升级在用车排放管理的分级分类标准,改变年份“一刀切”式的黄绿标管理,让环保达标的车主不再需要“黄牛”和“只要交钱就能过”,不给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滋生的“土壤”。最后,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追责制度,不让操作人员有违规空间,堵住操作设备的违法漏洞,全面落实操作违规、设备漏洞和行政审批的追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编辑:宋莉
[来源:中国汽车报]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需要锂电池的相关检测

伺服压力机,对参数、精度、技术条件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瓶子异常毒性检查项目可以做吗?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