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通过学习专题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笔者认为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1、是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行业?
根据2023年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统计数字分析,检验检测行业人均年检验检测费收入近30万元,平均每份检测报告的检测费收入为764元;认证认可行业,人均年认证认可收入约35万元,平均每份认证证书的收入约1.3万元。
从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TIC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相去甚远。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迅速崛起,导致其它国家相关产业的萎缩甚至消失,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失衡,受到其它国家的抵制。
推动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实施TIC行业走出去战略,一定要厘清TIC行业是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行业,切实实现高水平开放。
2、TIC行业资质管理是为TIC行业提质增效还是增加管理成本?
目前,TIC行业的资质管理是基于ISO/IEC相关标准建立的,ISO标准是TIC行业的国际专家,将TIC行业运营中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政策,帮助TIC行业降本增效规范运行。
目前,我国TIC行业90%的TIC企业是员工小于100人的小微企业,资质管理采取“一刀切”的管理要求,脱离了企业管理与经营应当相辅相成的实际,无形中增加了TIC企业的管理成本。
应当承认TIC行业存在劣币驱良币的一些乱象,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与制度设计的底层逻辑错位有关,这方面笔者多有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本文后面的列表阅读。
推动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一定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走法治化、市场化的道路,切实实现高水平开放。
3、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TIC行业发展?
笔者认识某高校的一位教授,该教授研究并生产的后生元(灭活菌体)产品,在食品、宠物食品、动物饲料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相关产品中得到广泛地推广和使用。可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的目录中没有后生元这个产品,因此不能在这些领域中使用。前段时间,笔者试图帮助该教授申请并制定后生元的产品、检验等团体标准,经咨询标准管理部门,因该产品没有列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的目录中,制定团体标准属于无效标准。
这些年,地方科技部门为地方高校配置了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满足高校科研与教学同时,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由于高校实验室不具备相关实验室资质,所具备的检测能力又没有检测标准支持,所以不能对社会提供服务。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无法成为TIC行业的新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增长点,是TIC行业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行业的原因所在。推动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应该在制度创新上有所作为,破除对新质生产力力束缚的条条框框。
4、顶层设计要与基层首创精神相结合
学者吴晓波在回顾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时,曾说过:“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无数的宏观制度、产业制度被创新,都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都是尊重基层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突破现有法律的结果。”
笔者曾在青岛保税港区和上合示范区筹建过两个实验室。
在青岛保税港区实验室与韩国TIC机构合作,开展的“前置检测、结果互认”成为山东自贸区创新案例,由于无法突破现有制度的限制,使该项工作实施和成效的大打折扣。
在上合示范区,笔者曾提出“中国已成为资源性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国,在贸易结算中要有中国话语权”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的计划和方案,因为各种原因推进缓慢,笔者也已置之事外。
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应该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切实推动TIC行业深层次改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