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特色检测 送检中心 检测机构 资讯 标准库 质量知声 人才频道 仪课通

李良才:破解“中国制造”难题 夯实“中国质造”基础

中国质量报 2016-07-20 点击 46 次

导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及创新,13处涉及质量。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及创新,13处涉及质量。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十三五”规划更是专篇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发展理念。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夯实“中国制造”的质量基础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制造”的质量现状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这几年一直稳步上升。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达世界第二,货物进出口总额列世界第一。没有质量的支撑,“中国制造”就不可能遍布全球市场。

  但客观地讲,我国质量发展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可以说是“制造大国、品牌弱国”。一是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特别是一些重要消费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二是进出口商品质量不容乐观,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三是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四是质量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质量水平不高。

  二、“中国制造”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对于我国质量发展的状况,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和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一般需求到个性需求。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消费需求进入了个性化需求时代,对企业生产和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产品短缺到产能过剩。从改革之初的产品短缺到现在的产能大量过剩,表面上看是投资过度造成的,但实质上则是计划性质的投资,没有形成产能差异化的质量竞争能力。“中国制造”已经到了从量到质转变的瓶颈期,用质量效益破解经济增长的难题是必然选择。

  从智能生产到智能产品。从科技进步的迭代周期和速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其终极目的是使制造业脱离劳动力禀赋的桎梏,将全流程成本降到较低,从而实现制造业竞争力的较大化。

  从质次廉价到物美价廉。质量创新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反映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方法等全流程和全周期的,以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标。只有用清晰的质量理念、明确的质量目标、完善的质量体制,促进质量发展,做到质量安全,最终才能为多元需求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过去以量取胜,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发展路线在质量和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中难以奏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和企业先后培育和认定了7000多个优质产品、2000多个名牌产品、3000多个驰名商标、1100多个中华老字号和1800多个地标产品,但能进入全球品牌1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中国品牌寥寥无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当前,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不着力提升质量,经济发展不仅难以升级,也难以为继;不着力提升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仅难以扩大,还会错失良机;质量就是效率,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必须从中国制造的规模效应转向中国质造的质量效应,从而创造新的盈亏平衡点。

  三、“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制造”的骄人业绩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产品质量隐患,“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隐忧时时提醒着政府和企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人们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还能保持多久?进出口量第一、经济体第二,但质量和品牌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弱国,与国际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从生产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凑合”的质量观。“中国制造”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就是“凑合”,特别是中小加工企业。当欧美制造业的大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时,中国企业仍然停留在自己与自己竞争的水平上,仍然用凑合的态度来对付客户。凑合的观念,在许多本土品牌产品上都有体现。之所以在质量上凑合,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坚守原则,缺乏执着精神,缺失甚至没有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工匠制度缺席导致工匠精神缺失。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工匠精神,真正缺乏的是,能够支撑企业高品质、高标准化运营的工匠制度,这才是产生工匠精神的根本。由于我们过早的进入了低成本的挤出效应,一般的靠出卖体力获得财富的岗位越来越少,但是要靠智慧、创新这个领域越来越多;注重学历教育,工匠制度的缺席,导致工匠精神缺失。因此,要改善自主品牌产品的形象,必须革新落后的质量观念、填补缺失的工匠制度,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主品牌产品的质量现状。

  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对策建议

  要促使“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迈向“质量时代”,就必须在政策上作出一系列调整,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发企业主体真正去追求“质量第一”。

  第一,简政放权,激活企业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审批行为,为企业提供有保障的自主选择权,即使是对确有必要实行前置审批的质量事项,也应该变事前的审核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主要由企业自我声明是否达到了政府的审批标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限定行政强制性的产品认证,如确有必要的涉及安全等领域的认证,也应该纳入政府行政审批管理。

  第二,改革体制,完善企业制标采标的监管制度。为更好地发挥标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在限定政府强制标准的基础上,大力鼓励企业联盟、各类社团参与和制定自己的标准,以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契机,推动团体标准标识制度,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努力推动市场从“劣币驱逐良币”逐步转变为“良币驱逐劣币”,最终实现优质优价。

  第三,整合系统,大力发展市场化的质量中介机构。分类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用管、办分离的方式打破质量技术服务市场的地方和行业壁垒,允许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进入到质量技术服务市场,开展充分的竞争。政府对所有的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统一监管,推动政府向市场主体购买质量技术服务的改革。鼓励社会组织、非盈利机构、公司等主体进入到检验检测领域,通过政府信用平台推动质量信息充分竞争,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的良性发展。

  第四,转变方式,建立以质量为标准的考核体系。“质量时代”经济增长评价的核心应该向以质量为标准的方向转变。应采用第三方社会机构来评价、发布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质量,提高政府信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质量、关心质量的内在潜力,使经济发展处于社会监督之下。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结果的发布,让老百姓对经济增长的质量状况进行对比和排名,推动政府提高监管能力;投资者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标准来评价一个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进而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要破解“中国制造”难题,推动经济发展迈向“质量时代”,关键是要冲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为主要的手段,使企业成为质量创新和质量责任的真正主体,真正夯实“中国质造”的基础,在微观上构建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坚实基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微观产品质量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双提高”。


编辑:宋莉
[来源:中国质量报]
检测机构入驻
相关资讯
会员动态
最新送检订单

软土固化剂 检测 工程供货需要第三份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

检测组织中双酚P的含量

测试烧结温度 陶瓷和铁氧体 测烧结温度范围 要CNAS报告

最新特色检测
近期会议